师道久不立,斯文亦云芜
出处:《赠族侄士表之黄岩司训》
明 · 方献夫
师道久不立,斯文亦云芜。
伪末胜本真,入道迷始初。
况为嗜欲累,明德日以污。
大学贵知本,此义无由敷。
惟教学之半,人已且相须。
而况台多贤,黄岩尤巨区。
取斯修诸身,乃以淑其徒。
道明德乃立,戒之在趑趄。
伪末胜本真,入道迷始初。
况为嗜欲累,明德日以污。
大学贵知本,此义无由敷。
惟教学之半,人已且相须。
而况台多贤,黄岩尤巨区。
取斯修诸身,乃以淑其徒。
道明德乃立,戒之在趑趄。
鉴赏
这首诗《赠族侄士表之黄岩司训》是明代方献夫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指出“师道久不立,斯文亦云芜”,表达了对传统教育衰落的忧虑,认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接着,“伪末胜本真,入道迷始初”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人们往往被表面的虚伪所迷惑,迷失了最初的真理和道路。
“况为嗜欲累,明德日以污”则强调了个人欲望对道德修养的侵蚀,使得原本光明的品德日益蒙尘。接下来,“大学贵知本,此义无由敷”提到了儒家经典《大学》中关于认识根本的重要性,但这种思想似乎难以普及,未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惟教学之半,人已且相须”表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最后,“而况台多贤,黄岩尤巨区。取斯修诸身,乃以淑其徒。道明德乃立,戒之在趑趄”则表达了对侄子士表的期望,希望他能在黄岩这个大区域里,通过修身齐家,影响他人,使道德得以弘扬,避免犹豫不决,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教育、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展现了明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