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一留连,十步一错愕
出处:《华严中顶》
清 · 顾光旭
五步一留连,十步一错愕。
及来造兹顶,聊憩华严阁。
下俯群岭趋,岭翠纷上薄。
阑干凌万仞,石海波浪作。
波远天四空,骋望极寥廓。
水画嘉阳田,云抹成都郭。
晴霞亘如练,千里气参错。
顾兹本非顶,虚中无倚著。
乃知大峨心,万象此开拓。
及来造兹顶,聊憩华严阁。
下俯群岭趋,岭翠纷上薄。
阑干凌万仞,石海波浪作。
波远天四空,骋望极寥廓。
水画嘉阳田,云抹成都郭。
晴霞亘如练,千里气参错。
顾兹本非顶,虚中无倚著。
乃知大峨心,万象此开拓。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光旭的《华严中顶》描绘了登山者的感受和所见景色。首句“五步一留连,十步一错愕”展现了行进中的犹豫与惊叹,步步攀登的艰难与惊奇。接着,“及来造兹顶,聊憩华严阁”表达了登顶后的短暂休息,以及对华严阁的赞叹。
“下俯群岭趋,岭翠纷上薄”描绘了从高处俯瞰群山的壮观景象,山色青翠,层峦叠嶂。“阑干凌万仞,石海波浪作”运用比喻,将山石比作海浪,形象地刻画出山势的险峻和动态感。
“波远天四空,骋望极寥廓”进一步强调视野的开阔,天空辽阔,远处的景色仿佛波涛般起伏。“水画嘉阳田,云抹成都郭”以如画的田园和云雾缭绕的城市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最后两句“晴霞亘如练,千里气参错”描绘了晴朗天气中霞光万丈的壮丽景象,而“顾兹本非顶,虚中无倚著”则揭示出虽然此处并非最高点,但已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大与空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华严中顶的赞美,以及从中体验到的宇宙之大和人生的渺小,体现了清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