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霁思长剑,归栖忆故园
出处:《五月大雨省中八韵》
明 · 李梦阳
五月行秋令,新寒夺盛温。
萋萋云色暝,飒飒雨声奔。
启户凉风进,临沟骤浪喧。
连山浮海气,大陆走河源。
巳阻金门谒,疑将华屋翻。
夜更灯烛坐,昼辍簿书烦。
豁霁思长剑,归栖忆故园。
解诵愁霖作,泥中非遁言。
萋萋云色暝,飒飒雨声奔。
启户凉风进,临沟骤浪喧。
连山浮海气,大陆走河源。
巳阻金门谒,疑将华屋翻。
夜更灯烛坐,昼辍簿书烦。
豁霁思长剑,归栖忆故园。
解诵愁霖作,泥中非遁言。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五月大雨省中八韵》描绘了五月时节出现的异常气候,仿佛秋令提前,新寒侵袭,取代了盛夏的温暖。诗中通过“萋萋云色暝”和“飒飒雨声奔”形象地刻画出阴沉的天空和急促的雨势。诗人感受到凉风习习,沟水汹涌,山川仿佛被海气笼罩,河流源头似乎在快速流动,暗示了这场大雨带来的影响。
诗人身处省中,因大雨而无法入宫拜见,心中忧虑,甚至怀疑自己的居所可能遭受破坏。夜晚,他独自坐在灯下,白天的公务也因雨中断,内心充满愁绪。面对困境,他想起故乡,渴望回归。最后两句,“解诵愁霖作,泥中非遁言”,表达了他对这场连绵大雨的深切忧虑,认为这并非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是寓意着更大的社会问题,而非单纯逃避现实的话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月大雨带来的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