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将二物浑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
出处:《龙虎歌》
元 · 李道纯
真龙真虎原无象,谁为起模传此样。
若于无象里承当,又落断常终莽荡。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
时人要识真龙虎,不属有无并子午。
休将二物浑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
根芽本是太玄宫,造化却在朱陵府。
虽然运用有主张,毕竟虚灵无处所。
一条大道要心通,些子神机非目睹。
忽然迸开顶额门,勘破木金同一母。
高高绝顶天罡推,耿耿银河斗柄戽。
兴云起雾仗丁公,掣电驱雷役玄武。
瞬息之间天地交,刹那之顷坎离补。
虎从水底起清风,龙在火中降甘雨。
云行雨施天下平,运乾龙德功周普。
人言六龙以御天,孰知一龙是真主?人言五虎透玄关,孰知一虎生真土?会得龙虎常合和,便知龟蛇互吞吐。
圣人设象指蹄筌,象外明言便造言。
言外更须穷祖意,元来太极本无○。
得意忘象未为特,和意都忘为极则。
稽首束斋赵隐居,彻底掀翻参学毕。
若于无象里承当,又落断常终莽荡。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
时人要识真龙虎,不属有无并子午。
休将二物浑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
根芽本是太玄宫,造化却在朱陵府。
虽然运用有主张,毕竟虚灵无处所。
一条大道要心通,些子神机非目睹。
忽然迸开顶额门,勘破木金同一母。
高高绝顶天罡推,耿耿银河斗柄戽。
兴云起雾仗丁公,掣电驱雷役玄武。
瞬息之间天地交,刹那之顷坎离补。
虎从水底起清风,龙在火中降甘雨。
云行雨施天下平,运乾龙德功周普。
人言六龙以御天,孰知一龙是真主?人言五虎透玄关,孰知一虎生真土?会得龙虎常合和,便知龟蛇互吞吐。
圣人设象指蹄筌,象外明言便造言。
言外更须穷祖意,元来太极本无○。
得意忘象未为特,和意都忘为极则。
稽首束斋赵隐居,彻底掀翻参学毕。
鉴赏
这首《龙虎歌》由元代道士李道纯创作,其内容深奥,旨在阐述道教中的龙虎(即金木)相合之道。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比喻,旨在引导读者理解宇宙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以及内在精神的修炼。
首先,诗中提到“真龙真虎原无象”,强调了龙虎并非外在形象所能完全描绘的,而是内在精神与宇宙法则的体现。接着,诗人通过“无象”、“有无”、“五行”等概念,探讨了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看似对立的事物中找到统一与和谐。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一句,以自然景象为喻,暗示事物的发展往往源于内在的动因,而非外在的偶然。随后,诗人提出“时人要识真龙虎,不属有无并子午”,强调了认识真理的重要性,并指出真理并不局限于有形或无形、正午或子夜的界限,而是在于对内在精神的深刻理解。
“休将二物浑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应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接下来,诗人引入“太玄宫”与“朱陵府”的概念,分别代表宇宙的始源与变化,进一步阐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
“虽然运用有主张,毕竟虚灵无处所”强调了宇宙法则的运作虽有规律可循,但其本质却是虚空而无形的。最后,诗人通过“一条大道要心通,些子神机非目睹”强调了内在精神的觉醒与直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内心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奥秘。
整首诗以龙虎为象征,不仅探讨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深入探讨了人类内在精神的修炼之道,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顺应自然、内观自我、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