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燕赵及齐鲁,人饥或相戕全文

燕赵及齐鲁,人饥或相戕

出处:《次刘师鲁韵
元 · 杨载
三年客塞上,日夜怀旧丘。
饥来迫我去,何暇为远谋。
四顾无一亲,此身如羁囚。
悲风动沙漠,回首令人愁。
道路已漫漫,岁月复悠悠。
丈夫四方志,至此何所求。
买船发河上,河水亦南流。
携锄理荒圃,吾疾日已瘳。
飞雁至江浒,北风天始凉。
是时禾黍登,斯人亦少康。
皇天降厚德,胡为私一方。
燕赵及齐鲁,人饥或相戕
奈何有积廪,如陵复如冈。
生非肉食者,此忧心甚长。
亟谋树皋壤,剪茅覆小堂。
我志亦易丰,岁祀有特羊。

鉴赏

这首诗《次刘师鲁韵》由元代诗人杨载创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首句“三年客塞上,日夜怀旧丘”描绘了诗人离家多年,身处边塞,日夜思念家乡的情景。接着,“饥来迫我去,何暇为远谋”则反映了诗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乡,无暇考虑长远计划的无奈。诗人感叹自己四处漂泊,如同囚禁,面对悲风和沙漠,心中充满了愁绪。

“道路已漫漫,岁月复悠悠”描述了诗人漫长而孤独的旅程,以及时光的流逝。他自问作为有志之士,这样的生活究竟追求什么。在困境中,诗人决定买船南下,开始新的生活。在荒芜的园地劳作,他的身体逐渐康复。随着秋天的到来,大雁南飞,天气转凉,庄稼丰收,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然而,诗人并未忘记社会的不公。他看到虽然粮食丰收,但仍有地方的人们因为饥饿而互相残害。对于那些囤积粮食的人,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忧虑,认为他们不应自私独享,而应考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最后,诗人决心在家乡建立家园,种植庄稼,建造简陋的小屋,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并且每年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