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山寒雪积,汉垒白云屯
出处:《张掖》
清 · 郭柏荫
河西亭障接,雄郡巩屏藩。
地扼匈奴臂,城横弱水源。
羌山寒雪积,汉垒白云屯。
春柳何萧瑟,应知近玉门。
地扼匈奴臂,城横弱水源。
羌山寒雪积,汉垒白云屯。
春柳何萧瑟,应知近玉门。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郭柏荫的《张掖》描绘了河西地区边塞的壮丽景象。首句“河西亭障接”展现了长城和防御工事连绵不断,显示出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雄郡巩屏藩"进一步强调了张掖作为坚固屏障的作用,守护着国家的安全。
“地扼匈奴臂”形象地描述了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仿佛是掐住了匈奴的咽喉,显示了边疆的军事威慑力。"城横弱水源"则点出城市建在水源旁,既体现了生存之需,也暗示了军事上的战略优势。
接下来的两句“羌山寒雪积,汉垒白云屯”通过雪山和白云的意象,营造出边塞的寒冷与荒寂,同时展现出戍卒坚守的坚韧。"春柳何萧瑟"以春天柳树的凋零反衬出边关的艰苦环境,暗示戍守者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思念。
最后,“应知近玉门”以玉门关为参照,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深深同情和对他们坚守边疆的敬意。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张掖边塞的雄浑气象和戍边生活的艰辛,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边塞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