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日入酉,净室焚香孤坐久全文

日入酉,净室焚香孤坐久

出处:《十二时颂 其九
宋 · 释文准
日入酉,净室焚香孤坐久
忽然月上满东窗,照我床头瑞香斗。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颂(其九)》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内心的修行与觉悟。

“黄昏戌,狂子兴功投暗室。” 开篇描绘了一幅昏暗、神秘的画面,暗示着修行者在探索内心深处的旅程中,面对的是未知与挑战。“黄昏戌”代表时间的流逝,“狂子”则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冲动与激情,“兴功投暗室”则表明了修行者勇于面对内心的黑暗,寻求真理的决心。

“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 这两句表达了即使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中,修行者的心灵也能够保持不变,不为外界的变迁所动摇。这里强调了内心的恒定与永恒性,即无论经历多少世的轮回,内心的追求与本质都不会改变。

“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如漆。”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内心的交流比作“商量”,而“啾唧”则可能是内心的杂乱无章或疑惑不解的声音。最终,这种内心的交流反而让人心头更加迷茫,仿佛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这反映了修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与挣扎。

“昼夜舒光照有无,痴人唤作波罗蜜。” 最后两句,诗人以“昼夜舒光照有无”来形容修行者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都无所畏惧地去理解和接纳。而“痴人唤作波罗蜜”则可能是在讽刺那些不懂得珍惜修行过程的人,真正的智慧与解脱(波罗蜜)往往被那些执着于表面现象的“痴人”所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修行之路的复杂与艰难,以及在探索内心世界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困惑、恐惧与自我认知的挑战,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