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业千年昭宇宙,孰非昔人读书功
出处:《题云津书屋》
明 · 杨爵
江南书屋号云津,千卷万卷皆非新。
读书谁解书中意,我识刘氏家传真。
积德先世有贤哲,认得孔颜不是贫。
开基不肯买附郭,惟以典籍贻后人。
精一肇自唐虞初,此是古人心上书。
后来读者失其要,一生辛勤类蠹鱼。
人心原是书之本,会寻真趣便能虚。
心书与道相忘处,身居天下之广居。
吾闻陋巷颜氏子,耕莘伊老翁,学发孔圣蕴,德与昊天同。
道业千年昭宇宙,孰非昔人读书功。
继述远将源流挹,独立今见水部公。
匡时不恤触危机,振拔真有古人风。
正气虽由衡岳降,修为要自云津中。
秦中鄙人愿学步,蔓草安得比长松。
嗟我东南有心事,耿耿日夜望苍穹。
国恩诏许释狂罪,扁舟同过吕梁洪。
随君得拜汉高帝,豁然开我此心蒙。
读书谁解书中意,我识刘氏家传真。
积德先世有贤哲,认得孔颜不是贫。
开基不肯买附郭,惟以典籍贻后人。
精一肇自唐虞初,此是古人心上书。
后来读者失其要,一生辛勤类蠹鱼。
人心原是书之本,会寻真趣便能虚。
心书与道相忘处,身居天下之广居。
吾闻陋巷颜氏子,耕莘伊老翁,学发孔圣蕴,德与昊天同。
道业千年昭宇宙,孰非昔人读书功。
继述远将源流挹,独立今见水部公。
匡时不恤触危机,振拔真有古人风。
正气虽由衡岳降,修为要自云津中。
秦中鄙人愿学步,蔓草安得比长松。
嗟我东南有心事,耿耿日夜望苍穹。
国恩诏许释狂罪,扁舟同过吕梁洪。
随君得拜汉高帝,豁然开我此心蒙。
鉴赏
这首诗《题云津书屋》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描绘江南书屋的景象和对书屋主人刘氏家族的赞美,展现了对知识、道德与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书屋的环境,“江南书屋号云津”,“千卷万卷皆非新”,强调了书屋藏书丰富且并非仅仅为收藏,而是蕴含着深厚的知识与智慧。接着,诗人提出疑问:“读书谁解书中意?”引出对真正理解书籍内涵的思考,进而赞扬刘氏家族传承的“家传真”,即真正的知识与道德传承。
进一步地,诗人提到刘氏家族的先祖具有高尚品德,不追求物质财富,而以典籍教育后代。他引用“精一肇自唐虞初”来强调知识与道德的源头,指出后世读者往往忽略了书籍的核心价值,只是机械地学习,如同“一生辛勤类蠹鱼”。诗人认为,真正的学习应当从内心出发,找到知识与道德的本质,这样才能达到内心的充实与自由。
诗中还提到了颜回、孔子等古代圣贤,以及他们的学说与德行,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并以此激励后人继承与发扬。诗人最后表达了对自身及东南地区人士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古代圣贤的精神,追求真理与道德,同时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书屋及其主人的赞美,以及对知识、道德与个人修养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