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
出处:《读书至夜半灯尽欲睡慨然有感》
宋 · 陆游
白发萧萧老空谷,人叹厄穷心自足。
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
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
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
饥鹰劲翮高有声,横截陂湖正南去。
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
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
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
饥鹰劲翮高有声,横截陂湖正南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萧萧:形容白发稀疏、飘零。厄穷:困厄贫穷。
晓射:清晨打猎。
北崦:北方的山坡。
区区:微不足道。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书生身份。
翻译
满头白发的老者独居山谷,人们感叹他的困厄,但他内心满足。清晨在东郊狩猎,射落了华丽的雉鸡,春天在北坡耕田,驱赶着黄色的小牛。
世间琐事哪里值得谈论,只要活着,我就知道会一直隐居。
尽管关山万水遥远,但心中的世界广大,纷扰与安宁不会局限于小村落。
深夜灯火昏暗,月光洒入门内,他吟诗作赋,坦然承认书生的身份可能是个错误。
饥饿的雄鹰展翅高飞,发出响亮的声音,它掠过池塘湖泊,向南方飞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读书至夜半灯尽欲睡慨然有感》,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空寂山谷中过着简朴生活,尽管遭遇困厄,内心却满足而淡泊。他清晨在东郊射猎,春天在北山耕田,对世俗琐事看得很淡,决心隐居避世。诗人感慨即使在深夜读书,油灯将尽,仍能感受到壮志未酬的无奈,自嘲儒生身份可能带来的误入仕途。他以饥饿的老鹰比喻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志向犹在,准备振翅高飞,向着南方的陂湖进发。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