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出处:《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唐 · 苏味道
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风摇蜀柹下,日照楚萍开。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
风摇蜀柹下,日照楚萍开。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
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
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
翻译
江上的路悠长,九条大河汇流而来。远处的潭水昏暗如雾,前面的水湾发出雷鸣般的波涛声。
鱼虾大多藏身于深处,渔夫和商人逆流而上。
风吹动着蜀地的竹叶落下,阳光照耀着楚地的浮萍展开。
靠近湓城的弯曲河道,风向斜吹过蠡泽的角落。
锡制的贡品龟还在进献,洪水造成的灾害已停止。
渡口官员挥动船桨快速,驿站童子整理信件催促传递。
回家的心情难以言表,只看潮水是否退去决定归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开篇“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即勾勒出一条宽阔而曲折的江流,水势浩荡,源远流长,给人以江河无限延伸之感。接着,“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则通过对比和拟声词,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在远处如同迷雾,在近处却又汹涌澎湃,如同雷鸣一般,展现了江水的神秘与力量。
“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写出了江中鱼类繁殖和渔民劳作的情景,不仅展示了自然生态的丰富性,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利用。紧接着,“风摇蜀柹下,日照楚萍开”则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的江岸图,蜀柹在风中摇曳,楚萍在阳光下盛开,生动传神。
“近漱湓城曲,斜吹蠡泽隈”中的“近漱”可能指的是江水对岸的某个地方,而“斜吹”则形容了一种侧面吹来的风,“蠡泽隈”可能是指一种植物生长在湿润的地方,这些字眼都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锡龟犹入贡,浮兽罢为灾”中的“锡龟”可能是某种水族动物,“浮兽”则可能指的是漂浮在江面的死兽,这两句似乎暗示了一种生与死并存的自然法则。
最后,“津吏挥桡疾,邮童整传催”写出了对岸官吏和邮递童子急速传送信息的情形,而“归心讵可问,为视落潮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思念和观察江水落潮的景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江南春日图卷,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