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老犹书卷,通班但幅巾
出处:《挽彭通直》
宋 · 陈傅良
前辈如同郡,流风仅几人。
不令儿巧宦,所尚世清贫。
及老犹书卷,通班但幅巾。
吾铭虽未就,乡誉胜坚珉。
不令儿巧宦,所尚世清贫。
及老犹书卷,通班但幅巾。
吾铭虽未就,乡誉胜坚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前辈:指德高望重的前人。流风:遗留下来的风尚或风气。
仅:仅仅,很少。
巧宦:巧妙地做官,指走捷径升官。
世清贫:社会风气崇尚清贫生活。
犹:仍然,还。
书卷:书籍,代指阅读和学习。
通班:社会名流,显赫人物。
幅巾:古代男子的一种简单头饰,象征朴素。
吾铭:我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激励或自省的格言。
就:完成。
乡誉:家乡的声誉或名声。
坚珉:坚硬的宝石,比喻持久不变的荣誉。
翻译
前辈如同同一郡的典范,这样的风尚已经很少见。他不希望孩子走仕途捷径,崇尚的是清贫的生活和高尚的品格。
到了老年,他仍然热爱读书,社交场合只戴幅巾,不事奢华。
虽然我的座右铭还未完成,但家乡的赞誉却比坚硬的宝石还要珍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彭通直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彭通直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其人品的赞美。"前辈如同郡",说明彭通直与诗人同乡且德行出众,"流风仅几人"则强调了他独特而难得的美德。"不令儿巧宦,所尚世清贫",表达了彭通直不追求子孙通过权谋升官,而是崇尚清贫生活,坚守正道。"及老犹书卷,通班但幅巾",描绘了他晚年仍然热爱读书,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吾铭虽未就,乡誉胜坚珉",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为他写下详细的碑铭,但他的声誉在乡里却比坚硬的玉石还要稳固。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扬彭通直廉洁、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