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全文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宋 · 李纲
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
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漫步于月光下的亭台,感受着月华之皎洁,秋气之清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皎皎月华白”,以“皎皎”形容月光的明亮洁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接着“寥寥秋气清”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清爽,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作为远方客人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在月光下的漫步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孤独感与月色的广阔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描绘了风露的触感,不仅让诗人感到一丝凉意,更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原本封闭的心扉逐渐敞开,情感得以释放。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一句,借由远处传来的笛声,营造了一种哀婉动人的氛围,仿佛笛声在诉说着离愁别绪,与诗人的孤独心境相呼应。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表现了诗人独自饮酒赏月的情景,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自我安慰与解脱的意图。面对千里明月,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是诗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自我适意,不必过分追求名利、地位、权势与美色,体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描述了诗人醉眼朦胧中对世界的观察,万物如同漂浮的萍草,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则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将得与失比作阴晴变化,强调了顺其自然、不为外物所累的人生智慧。

最后,“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表达了对道德节操的重视与对物质财富的轻视,凸显了诗人的高尚人格与价值观。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收尾处,诗人将自己与明月相连,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永恒,表达了对宇宙间深厚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思想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