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诗成欲倩题崖石,笔意谁探柳与颜全文

诗成欲倩题崖石,笔意谁探柳与颜

明 · 杨璿
香断炉烟冷博山,蒲团坐老不知还。
万松遮寺青围屋,一水通桥绿转湾。
喜雨亭高云作阵,读书庵古藓生斑。
诗成欲倩题崖石,笔意谁探柳与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景象。首联“香断炉烟冷博山,蒲团坐老不知还”以“香断”、“炉烟冷”渲染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禅者在蒲团上冥想,沉浸于内心的平静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接着,“万松遮寺青围屋,一水通桥绿转湾”两句,通过“万松”、“青围屋”、“一水”、“绿转湾”的描绘,展现出山寺周围郁郁葱葱的自然风光和流水环绕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隐逸之感。

“喜雨亭高云作阵,读书庵古藓生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自然界的雨后清新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雨后的云阵如同阵列一般壮观,读书庵中长满斑驳的古藓,既体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文人墨客在此处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知识的滋养。最后,“诗成欲倩题崖石,笔意谁探柳与颜”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冲动与对艺术表现形式的追求,想要将自己的作品镌刻在岩石之上,留下永恒的印记,同时也引出了对艺术大师柳公权和颜真卿笔法的向往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