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隳突到鸡狗,但觉和睦安犁锄
出处:《义役谣》
元 · 李存
八都安仁最下都,易水易旱生理无。
奉公往役名主首,半是摘箬担柴夫。
或因苗麦仅升斗,或忝殷实元空虚。
千中得一称上户,土赤聊当辰砂朱。
五更饭罢走画卯,水潦载道归来晡。
夫丁木物诸琐碎,每以附近先供需。
课程茶酒率倍开,所取盐米何锱铢。
逃粮逃金不待论,职田子粒尤难输。
公家督促过星火,唯听捶挞生虫蛆。
几年辛苦垤容蚁,一界了毕锅游鱼。
间逢令宰贤恤者,苏息无术空嗟吁。
省府郡帖一朝下,义逊得许从乡闾。
徐君更是好义者,率以公正人争趋。
同时共事数君子,但有赞协无次且。
出多出少由厚薄,若小若大皆欢愉。
支吾纵广非独力,佽助能几咸安居。
移东走西可免者,那上趱下归谁欤。
不闻隳突到鸡狗,但觉和睦安犁锄。
愿依此举更坚久,美事无以三年拘。
奉公往役名主首,半是摘箬担柴夫。
或因苗麦仅升斗,或忝殷实元空虚。
千中得一称上户,土赤聊当辰砂朱。
五更饭罢走画卯,水潦载道归来晡。
夫丁木物诸琐碎,每以附近先供需。
课程茶酒率倍开,所取盐米何锱铢。
逃粮逃金不待论,职田子粒尤难输。
公家督促过星火,唯听捶挞生虫蛆。
几年辛苦垤容蚁,一界了毕锅游鱼。
间逢令宰贤恤者,苏息无术空嗟吁。
省府郡帖一朝下,义逊得许从乡闾。
徐君更是好义者,率以公正人争趋。
同时共事数君子,但有赞协无次且。
出多出少由厚薄,若小若大皆欢愉。
支吾纵广非独力,佽助能几咸安居。
移东走西可免者,那上趱下归谁欤。
不闻隳突到鸡狗,但觉和睦安犁锄。
愿依此举更坚久,美事无以三年拘。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存的《义役谣》,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农民在“义役”制度下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压力和基层治理的复杂性。
诗中首先描述了八都地区农民的艰难生活,他们不仅要面对易水易旱的自然条件,还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各种劳作,如挑柴、种田等,甚至有时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诗中提到的“上户”与“下户”的区别,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
接着,诗中描述了农民在履行“义役”时的辛劳与压力。他们需要在清晨完成农活后,赶往官府报到,面对官府的催促和鞭挞,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诗中提到的“课程茶酒率倍开”,暗示了农民在履行“义役”时需要额外支付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沉重的负担。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当遇到贤明的地方官员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他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怀和帮助。同时,诗中赞扬了徐君等人的公正与热心,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农民减轻了负担,促进了社区的和谐。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种良好局面的希望,希望能够持续下去,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避免过度压迫底层民众。
整体而言,《义役谣》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一种思考和呼吁,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