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全文

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

出处:《次韵因老胡避游
宋 · 王之道
新诗滚滚江流东,一泻万里谁能穷。
平生清峭不近俗,雪山突兀江头峰。
相逢一笑莫相避,自古高人苦难致。
涪翁骨冷唤不醒,且向新诗求笔势。
君于涪翁真后身,有同次律前身僧。
语言直下见理窟,何须辛苦从张凭。
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
君看玉局感秋吟,叹息流光岂予独。

拼音版原文

xīnshīgǔngǔnjiāngliúdōngxièdōngshuínéngqióng

píngshēngqīngqiàojìnxuěshānjiāngtóufēng

xiāngféngxiàoxiānggāorénnánzhì

wēnglěnghuànxǐngqiěxiàngxīnshīqiúshì

jūnwēngzhēnhòushēnyǒutóngqiánshēnsēng

yánzhíxiàjiànxīncóngzhāngpíng

duìjūnlìngqiūsānyuèbāoshān宿

jūnkàngǎnqiūyíntànliúguāng

注释

新诗:新时代的诗歌。
一泻万里:形容江水奔流不息。
清峭:清高孤傲。
雪山突兀:形容山峰高耸独立。
高人:指有才德的人。
涪翁:诗人杨万里别号。
笔势:书法或诗文的气势。
次律前身僧:遵循律诗规则的僧人。
理窟:深奥的道理。
张凭:古代诗人。
秋菊:象征高洁品格。
玉局:比喻美好的诗篇。
流光:时光流逝。

翻译

新时代的诗歌如同江水东流,奔腾万里无人能穷尽。
他一生清高孤傲,不与世俗亲近,像雪山般挺立在江边的山峰。
相遇时一笑相对,无需躲避,自古以来高人难以轻易招致。
涪翁的灵魂冷峻,无法唤醒,只能在新的诗歌中寻求笔墨的力量。
你仿佛是涪翁的转世,与我一样,曾是遵循律诗的僧人。
你的语言直接揭示了深邃的哲理,何必辛苦去模仿张凭的风格。
你让我想起了秋天的菊花,即使在三月的褒山,也仿佛一夜未眠。
看着你的诗作,我感叹时光流逝,不只是我独自叹息。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次韵因老胡避游》。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寄寓深意的山水诗。

首句“新诗滚滚江流东,一泻万里谁能穷”表达了诗人面对壮阔江山之美,心潮澎湃,想要用诗歌来描绘这无尽的景致。接下来的“平生清峭不近俗,雪山突兀江头峰”则通过对比,将诗人的高洁品格与世俗的低俗相区分,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清幽与坚贞。

“相逢一笑莫相避,自古高人苦难致”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以及对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承受困苦的“高人”的敬仰。

接着,“涪翁骨冷唤不醒,且向新诗求笔势”中的“涪翁”是古代隐逸之士,诗人借此形象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以及想要通过诗歌来捕捉这种精神状态。

而后半首则更深入地探讨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君于涪翁真后身,有同次律前身僧”这两句中,诗人自比为古代隐逸,同时也表明自己与先贤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共鸣。

“语言直下见理窟,何须辛苦从张凭”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他主张直接而真诚地表达思想,不必追求华丽的辞藻。

最后,“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君看玉局感秋吟,叹息流光岂予独”这几句通过秋菊和玉局,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他感到自己的感慨并非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高洁理想的个性,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与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