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
出处:《宝应县阻风》
明 · 归有光
夜泊淮阴城,蚤向淮南路。
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
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
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
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
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
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
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宝应县阻风》,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泊淮阴城后,次日清晨在淮南路遭遇狂风阻路的情景。
首句“夜泊淮阴城,蚤向淮南路”,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夜晚停泊在淮阴城,次日清晨准备前往淮南路。接着,“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描述了诗人准备启程时,却遇到了猛烈的西风,风势猖獗,肆意咆哮。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则表达了诗人对风向的无奈与失望,清河千里之遥,却总是被东风误导,无法得到预期的顺风。接下来,“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表达了诗人对风的渴望与遗憾,希望得到一日的顺风,却始终未能如愿。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困惑与不解,似乎苍天没有意图,无法追究其原因。然而,“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诗人转而观察到北行的船只,它们在风中航行如同飞渡,展现了另一种景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表达了诗人对北行船只的羡慕,他们能够快速前行,而自己却因风阻滞,不禁忘记了原本的忧虑与任务。最后,“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诗人感叹于湖水的深邃与辽阔,今日看来,渡湖似乎已不可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困惑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