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刺促竟岁无时宁,胡不驱之向燕京
出处:《长短句调子与补楚臬》
明 · 王世贞
天目山人恋山住,天目之神诉上帝。
往者先朝时,此曹落魄不得意。
搜剔魍魉,调弄元气。
令我刺促竟岁无时宁,胡不驱之向燕京。
燕京酒价一夕增,七贵五侯倒屣迎。
吹嘘大路寒暑出,指顾阊阖风云生。
故人见君面,移尊日欢宴。
少年见君诗,下帷日吾伊。
忽闻除书唤,依然旧银艾。
节度唐粗官,长沙汉天外。
银艾笑君双鬓丝,鬓亦笑君银艾迟。
腰如杯棬项如磬,安用冯冯大腹为。
为汝歌,汝为舞。
但使文章不后王,断令名姓能张楚。
男儿失意一生,得意一生,莫悲祢衡,莫吊屈平。
若云流放比君甚,千古不断湘江声。
往者先朝时,此曹落魄不得意。
搜剔魍魉,调弄元气。
令我刺促竟岁无时宁,胡不驱之向燕京。
燕京酒价一夕增,七贵五侯倒屣迎。
吹嘘大路寒暑出,指顾阊阖风云生。
故人见君面,移尊日欢宴。
少年见君诗,下帷日吾伊。
忽闻除书唤,依然旧银艾。
节度唐粗官,长沙汉天外。
银艾笑君双鬓丝,鬓亦笑君银艾迟。
腰如杯棬项如磬,安用冯冯大腹为。
为汝歌,汝为舞。
但使文章不后王,断令名姓能张楚。
男儿失意一生,得意一生,莫悲祢衡,莫吊屈平。
若云流放比君甚,千古不断湘江声。
鉴赏
这首明代王世贞的《长短句调子与补楚臬》是一首寓言诗,以天目山人自比,表达了对仕途变迁和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人通过天目山人与天目之神的对话,描绘了自己过去落魄不得志的境况,以及对权贵们的谄媚和文章才华的自豪。当被任命为偏远地方官员时,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调侃自己的新职,同时借古人祢衡和屈平的典故,表达对失意与得意的淡然态度,认为只要文章传世,个人名姓就能永垂不朽。最后,他以湘江流水比喻自己的流放生涯,虽不如古人遭遇严重,但仍不失坚韧与豁达。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