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一灯标日指,曾无寸草报春晖
出处:《送鲜于帅三首 其三》
宋 · 吴泳
忆昨行台再见时,恍兮涪水送将归。
丰神比旧微加瘦,道力于今转觉肥。
赖有一灯标日指,曾无寸草报春晖。
孔门独立成何事,祇舞风雩咏浴沂。
丰神比旧微加瘦,道力于今转觉肥。
赖有一灯标日指,曾无寸草报春晖。
孔门独立成何事,祇舞风雩咏浴沂。
注释
忆昨:回忆起。行台: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临时住所。
恍兮:恍惚间。
涪水:古代河流名,流经四川地区。
送将归:送我回家。
丰神:风采神态。
微加瘦:稍微消瘦。
道力:修行的道行。
转觉:逐渐感到。
一灯:一盏灯。
标日指:指引方向。
寸草:小草,象征微小的恩惠。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恩泽。
孔门:儒家学派。
独立:独自一人。
成何事:能做什么。
祇:只。
舞风雩:在风中舞蹈,古人祭祀求雨的一种仪式。
咏浴沂:像孔子在沂水边唱歌、洗澡,表达闲适的生活。
翻译
回忆起昨日在行台重逢的时刻,仿佛涪水潺潺伴我踏上归途。风采比起往昔略显清瘦,但修行的道行如今却更加深厚。
幸好有一盏明灯指引着方向,从未有寸草报答春天的阳光。
孔子独自一人又能成就什么呢?只有在风中舞蹈,在雩祭时歌唱,像在沂水边沐浴一样自在。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情怀和对其品格的赞美之作。诗人以精炼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分别时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对友人品德的深切感慨。
"忆昨行台再见时,恍兮涪水送将归。"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回忆,以及在涪水边送别时的心境。"丰神比旧微加瘦,道力于今转觉肥。" 这两句则描写友人的外貌虽有所改变,但其内在的品德却更加坚定。
"赖有一灯标日指,曾无寸草报春晖。" 这里诗人借用自然景物来比喻朋友,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能像一盏灯照亮方向,没有一点杂念。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坚定品质的赞赏。
"孔门独立成何事,祇舞风雩咏浴沂。" 最后两句则是借古代圣贤孔子独立于世的形象来赞美朋友,即使在狂风暴雨之中,也能保持其不屈的操守和高洁的品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坚定品德的高度评价,是一篇融合了情感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