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堆不树,海上寂无烟
出处:《腊月六日雪》
明 · 黄廷用
邦人不见雪,三十有三年。
地拆炎方异,天垂瑞泽偏。
檐前堆不树,海上寂无烟。
稚子欢岐路,渔翁泊钓船。
地拆炎方异,天垂瑞泽偏。
檐前堆不树,海上寂无烟。
稚子欢岐路,渔翁泊钓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腊月六日雪(其一)》描绘了一幅南方罕见大雪的场景。首句“邦人不见雪,三十有三年”表达了当地居民多年未见雪景的惊奇和期盼,透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接下来的“地拆炎方异,天垂瑞泽偏”进一步强调了这场雪的稀罕,将南方的炎热与北方的瑞雪对比,突显了雪的珍贵。
“檐前堆不树”描绘了雪花堆积在屋檐上的景象,而“海上寂无烟”则通过海面的寂静无声,烘托出雪后世界的宁静。最后两句“稚子欢岐路,渔翁泊钓船”则转向了人们的反应,孩子们因雪而欢笑,渔夫也暂停捕鱼,泊舟欣赏这难得的雪景,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南方罕见大雪带来的惊喜和欢乐,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