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士视耽耽,悉索惫经年
出处:《石穴吟》
清 · 刘树堂
陡绝羊肠道,崖居半壁悬。
虹桥浮石磴,铁锁相勾连。
仰观犹惴悚,凿险孰使然。
征士视耽耽,悉索惫经年。
居高宁不畏,失足坠重渊。
水深陷犹后,火热避于前。
烽烟何日靖,王道荡平平。
闬闳安旧宅,稳步听流泉。
虹桥浮石磴,铁锁相勾连。
仰观犹惴悚,凿险孰使然。
征士视耽耽,悉索惫经年。
居高宁不畏,失足坠重渊。
水深陷犹后,火热避于前。
烽烟何日靖,王道荡平平。
闬闳安旧宅,稳步听流泉。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树堂的《石穴吟》描绘了一处险峻的山道景象。首句“陡绝羊肠道”形象地写出山路的崎岖陡峭,仿佛羊肠小径般狭窄。接下来的“崖居半壁悬”进一步强调了山势之高和居住环境的险要,仿佛是悬挂在半壁之上。
“虹桥浮石磴,铁锁相勾连”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石阶比作虹桥,连接着山崖,而铁锁则象征着安全的保障,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然而,“仰观犹惴悚”表达了行者面对此景的畏惧心理,不禁令人惊叹工程的艰难与建设者的勇气。
“凿险孰使然”提出疑问,是谁有这般胆识和毅力去开凿这样的险路?接下来的诗句“征士视耽耽,悉索惫经年”描述了那些长途跋涉的行人,他们专注而疲惫地走过这条漫长的道路,尽管身处高处,却依然坚韧不拔。
“居高宁不畏,失足坠重渊”揭示了人对挑战的无畏精神,即使身处险境,也明白只有克服恐惧才能前行。然而,诗人并未忽视潜在的危险,而是以“水深陷犹后,火热避于前”警示人们谨慎前行,避开前方的深渊和烈火。
最后两句“烽烟何日靖,王道荡平平”寄寓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天下太平。而“闬闳安旧宅,稳步听流泉”则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想象在和平时期,人们可以悠然自得,聆听山泉潺潺。
整体来看,《石穴吟》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