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顽味更涩,仅能杀三虫
出处:《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其六》
宋 · 何梦桂
望有玉山果,细实如房蜂。
世味羞桃李,弃此盘盎中。
肤顽味更涩,仅能杀三虫。
赖以著微绩,始袭炎帝封。
不意得君采,致身愿相从。
世味羞桃李,弃此盘盎中。
肤顽味更涩,仅能杀三虫。
赖以著微绩,始袭炎帝封。
不意得君采,致身愿相从。
注释
玉山果:传说中的仙果。细实如房蜂:形容果实小而密集。
世味:世俗的口味。
羞桃李:认为桃李不够珍贵。
盘盎:盛放食物的器皿。
肤顽味更涩:指果实外表粗糙且味道苦涩。
三虫:泛指害虫。
微绩:微小的成绩或贡献。
炎帝: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始祖。
致身:献身或追随。
相从:跟随,相伴。
翻译
期待着玉山的果实,它们细小如蜜蜂巢房。世俗的美味以桃李为羞,被遗弃在盘碗之中。
这果实皮厚味道苦涩,只能驱赶少许害虫。
靠着这点微小的功效,才得以继承炎帝的封号。
没想到能得到您的采摘,我愿意跟随您左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属于中唐时期风格。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玉山果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望有玉山果,细实如房蜂。" 这两句以望为开端,用玉山果比喻理想中的美好事物,这种果实细腻且充实,就像房间里的小蜜蜂一样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世味羞桃李,弃此盘盎中。"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将那些平庸的享受比作桃李之果,而将它们抛弃在盘子和酒器之间,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情怀。
"肤顽味更涩,仅能杀三虫。赖以著微绩,始袭炎帝封。" 这两句通过对玉山果味道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珍贵性以及其难得之处。"肤顽味更涩"表明这类美好事物不仅难求,而且品尝起来也非同凡响;而且即便如此,也只能起到一点点作用,如"杀三虫",暗喻诗人虽然追求高洁,但仍需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接着,诗人将这类难得之物比作微小的功绩,并以此为荣,自诩为炎帝之后,这里的"炎帝封"象征着远古时代的美好传说。
"不意得君采,致身愿相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遇见知音、共享高洁理想的喜悦之情。"不意得君采"意味着没有想到竟然能遇到同道中人的赏识;而"致身愿相从"则是表明愿意为了这份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献出自己的生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玉山果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的追求,以及超越世俗、寻找知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