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平生忧人不自食,饷运常饱千里师全文

平生忧人不自食,饷运常饱千里师

出处:《木牛歌和萧养吾
元 · 刘诜
吾闻景升养牛千斤肥,椎之不了士卒饥。
王生号牛八百里,徒瑩蹄角将何为?此犹虚名乏实用,负任毫末了不支。
何如武侯象其似,独化枯槁为神奇。
平生忧人不自食,饷运常饱千里师
刳心俯首竭筋力,气象深稳人谁疑。
中多抱负外迟钝,论功犹胜狂犊驰。
虽无奋劳效耕种,尚以微力裨兴衰。
自期中道可不废,虽有捷径宁能趋。
惜哉清渭不可渡,不得束载四海随。
我尝读书论成败,魏不足控为吴持。
江陵蹶羽秭归衄,郿南衰发秋风知。
前谋既轻后过重,天意蹉跌长如兹。
浩歌木牛感豪杰,空有遗恨供人诗。

鉴赏

这首诗《木牛歌和萧养吾》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虚构形象,探讨了理想与现实、功利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诗中首先提到“吾闻景升养牛千斤肥”,借古喻今,引出对“王生号牛八百里”的讽刺,指出徒有虚名而缺乏实际效用。接着,诗人赞扬了诸葛亮(武侯)的形象,以其“独化枯槁为神奇”、“平生忧人不自食”、“尚以微力裨兴衰”等品质,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诗人进一步通过“自期中道可不废,虽有捷径宁能趋”表达了对坚守正道、不为捷径所动的坚持。然而,“惜哉清渭不可渡,不得束载四海随”则流露出对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

最后,“我尝读书论成败,魏不足控为吴持”、“江陵蹶羽秭归衄,郿南衰发秋风知”等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交织。

整首诗在对比与反思中,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