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
出处:《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其二》
唐 · 白居易
柳影繁初合,莺声涩渐稀。
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
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
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
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
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
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
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
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
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注释
柳影:柳树的倒影。繁:茂密,多。
莺声:黄莺的叫声。
涩:不流畅,此处指叫声由清晰变模糊。
早梅:早开的梅花。
残絮:飘飞的柳絮。
韶光:美好的时光,此处指夕阳的余晖。
尽:消失。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暑气微:暑气减弱。
簟:竹席。
熨帖:平整,此处指熨平衣物。
绿蚁:古代对酒的美称,因酒面浮起的泡沫色绿如蚁。
香嫩:香气清新,酒味醇厚。
脍缕:切得很薄的鱼片。
肥:鲜美。
故园:故乡。
无此味:没有这样的风味。
何必:何必要。
苦思归:苦苦地思念回家。
翻译
柳树的影子繁密地交织在一起,黄莺的叫声由清晰变得含糊。早开的梅花已经迎接夏天的到来,残留的柳絮在春风中飘飞,告别春天。
西边的阳光渐渐消失,南方的暑气也变得微弱。
铺开新的竹席,熨平旧时的衣服。
绿色的小杯中酒香清醇,红色的鱼脍肉质鲜美。
故乡没有这样的味道,何必苦苦思念回归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夏初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活情趣的感悟。
"柳影繁初合"一句,展现了柳树在春末时分外茂密的影子初次交织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莺声涩渐稀"则描绘了黄莺鸟鸣叫声由频繁转向稀疏,传递出春去夏来的季节更迭。
"早梅迎夏结"写出了梅花在早春时节开放,而到了夏初便已经结果的情景。"残絮送春飞"则是通过残留的棉絮被风吹飞,以此比喻春天的余韵尚存,但也渐行渐远。
"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两句,分别描绘了太阳的光芒逐渐消逝和南风带来的初夏暖意。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光线与温度变化的细致观察,传达出季节更替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的"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则是生活情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夏初时分整理新旧衣服,准备迎接新的季节。这里的小簟指的是一种用于烫平衣物的工具,而旧生衣则是春天穿过的衣物。
"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两句中,"绿蚁杯香嫩"可能指的是新酿的酒色泽鲜亮且带有清新的香气;而"红丝脍缕肥"则是对食物的生动描写,可能是指一种用红丝捆绑的美味佳肴。这里通过对美食和饮品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
最后一句"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目前所享受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没有必要总是怀念过去或渴望回到某个地方。这里的"故园"代表的是记忆中的家乡或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此味"则指的是当前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末夏初时分的感受与思考。它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一种对于时光流转、季节更迭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