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候惊春塞,缧囚困越吟
出处:《近无西耗》
唐 · 李敬方
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
烽候惊春塞,缧囚困越吟。
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
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沈。
烽候惊春塞,缧囚困越吟。
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
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远戎:远方的敌军。兵压境:军队逼近边境。
迁客:被贬谪的人。
泪横襟:泪水湿透衣襟。
烽候:烽火台。
春塞:春天的边疆。
缧囚:囚犯。
越吟:古代越地的诗歌,这里指囚徒的哀歌。
牛马走:像牛马一样劳碌奔波。
犬羊心:比喻异族人的心理或行为。
消息:音信。
日又沈:太阳下沉,表示时间流逝。
翻译
远方敌军逼近边境,流放之人泪水湿透衣襟。烽火报警惊扰了春天边塞,囚徒困顿如古越之地的哀歌。
自叹如同牛马奔波,不理解异族的内心世界。
一个月没有音讯,望着西方太阳又下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乱、人民离散的凄凉景象。"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两句表达了战争导致的民众苦难和流离失所之痛。"烽候惊春塞"则是对边疆战事的紧急警报,而"缧囚困越吟"可能指的是士兵或将领被敌军围困,心中充满忧虑。
"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一句,诗人通过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反映出战乱中的残酷无情,也许是在表达对战争下人民和牲畜遭遇相同命运的哀伤。"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沈"则是时间在流逝,消息不通,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景象的描写,以及对战乱中人和物遭遇相同命运的哀伤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之心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