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出处:《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
唐 · 皎然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
注释
相思:深深的思念。远:距离遥远。
风雨:自然的风雨和人生的挫折。
披云见:透过云层相见。
候晓过:等待黎明来临。
夜长:夜晚漫长。
岁月:时间。
地近:地理位置相近。
极山河:远隔山河。
戒相:戒律和修行。
传授:传授知识。
文章:文学作品。
切磋:互相研讨。
洛下咏:洛阳的诗歌。
郢中歌:郢都的歌曲,指高雅的文学。
惆怅:失落和伤感。
延首:抬头眺望。
一水:一条江河。
翻译
相思并不因距离遥远,而是风雨更添愁绪。我渴望穿透云层见到你,但难以忍受黎明前的等待。
夜晚漫长如同岁月,我们虽近似隔山河。
初次接受戒律传授,我们共同研习古文经义。
我们的诗才被人称赞,如同洛阳的吟咏,郢中的歌谣。
满怀惆怅只能遥望,面对这一道阻隔的江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相思之情和对文章传授的期待。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这两句点出了相思之情并非因距离而起,而是在风雨交加时更为强烈。这里借助自然景象来渲染相思的情绪,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感染力。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表达了诗人想要穿越云雾去寻找所思之人的强烈愿望,但又感到困难,因为要等到天亮是如此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则描绘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性。夜晚的漫长仿佛与年华一样,而实际上距离山河并不遥远,这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思念。
"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对前辈文人作品的尊崇。这里的“戒相”指的是文学上的师承关系,“文章旧切磋”则强调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不断磨练。
最后,"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两句显示出诗人的文采和声望。"时称洛下咏" 指的是当时人们赞扬他在洛阳一带吟诵诗歌,而“人许郢中歌”则表明他的诗歌作品得到了郢州(今湖北襄阳)人民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以及对文学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