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史校薛欧阙,跋订吴朱谬全文

史校薛欧阙,跋订吴朱谬

清 · 阮元
伏波铸铜柱,归车得谗构。
马殷无功德,天以湘潭授。
酬勋在千年,毋乃是华胄。
士愁一角蛮,岂如徵侧富。
不为锦溪长,甘作辰澧寇。
盗用盘瓠兵,敢与九龙斗。
僣伪当盛时,材力每雄厚。
梯栈破溪塞,焚林缚猿狖。
五姓跪饮血,求誓仅自救。
王曰与尔盟,鬼神质诅咒。
伏波文学博,四羊印曾奏。
当年若勒铭,定能正苍籀。
天策十八人,无出宏皋右。
雄文与功称,所学亦不陋。
赤堇丈二尺,凿字硬且瘦。
惜哉猳掉尾,蛮烟蚀银镂。
前年有苗格,露布出云岫。
拓本来军中,南昌辨其读。
史校薛欧阙,跋订吴朱谬
吾祖昔征苗,午夜挥兵走。
十战九洞中,碧血染袍袖。
此柱当战垒,刀镮或亲扣。
挟册三摩挲,仰视日中昼。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阮元对五代时期马楚政权在湖南潭州附近复溪州设立铜柱的历史遗迹的题咏。诗中提到的伏波,可能指的是汉代的伏波将军马援,铜柱则是古代边疆立柱记功的象征。马殷作为马楚的创建者,虽无显著功德,却凭借天意得到了湘潭地区。诗中强调了马楚的功勋和其后裔的荣耀,以及他们对抗蛮族的英勇斗争。

诗人批评了马楚僭越礼制的行为,但也赞赏其军事实力强大,攻城掠地,甚至敢于与九龙争锋。马楚的文学才情也有所提及,如伏波的四羊印,暗示其文化影响力。然而,铜柱上的铭文因岁月侵蚀而模糊,令人惋惜。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追溯到自己祖先征讨苗族的历史,与铜柱的战争记忆相呼应,表达了对先辈英勇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通过铜柱这一实物,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民族间的冲突交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