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
出处:《次韵答狮峰》
明 · 薛侃
野寺湖山景,月上绿杨堤。
矫矫鸣阳鸟,飞过倍增差。
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
呼童拈香读,辞雄湖海姿。
往事已陈迹,逢辰正忧危。
行行淩霄汉,薇屏壮猷为。
寂寂卧烟坞,虚庭花影移。
玄窍嗟久塞,探颐谁端倪。
鲁阳戈人手,宁讶夕阳时。
悠哉无穷思,抱拙守其雌。
矫矫鸣阳鸟,飞过倍增差。
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
呼童拈香读,辞雄湖海姿。
往事已陈迹,逢辰正忧危。
行行淩霄汉,薇屏壮猷为。
寂寂卧烟坞,虚庭花影移。
玄窍嗟久塞,探颐谁端倪。
鲁阳戈人手,宁讶夕阳时。
悠哉无穷思,抱拙守其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首句“野寺湖山景,月上绿杨堤”以清幽的湖光山色开篇,月光洒在绿杨堤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矫矫鸣阳鸟,飞过倍增差”通过描写阳光下鸟儿的欢快飞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别去惠锦裳,落我白云居”两句,诗人以“惠锦裳”和“白云居”象征美好与纯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自省。接下来,“呼童拈香读,辞雄湖海姿”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知识的追求,通过“呼童”、“拈香”、“读”等动作,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往事已陈迹,逢辰正忧危”揭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忧虑与思考,尽管过去的美好已成为历史,但未来仍充满未知与挑战。“行行淩霄汉,薇屏壮猷为”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怀揣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勇往直前的精神。
后半部分“寂寂卧烟坞,虚庭花影移”描绘了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玄窍嗟久塞,探颐谁端倪”则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鲁阳戈人手,宁讶夕阳时”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最后,“悠哉无穷思,抱拙守其雌”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无尽的思绪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