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榻至今惟孺子,北门终合用词人
出处:《张宪使萧甫招同杨参知登天雄城楼》
明 · 黎民表
落日凭高送目频,漳台罗绮散馀春。
丹梯自绕青羊栈,树色遥连白马津。
宾榻至今惟孺子,北门终合用词人。
尊前羽扇何劳障,正是中原息战尘。
丹梯自绕青羊栈,树色遥连白马津。
宾榻至今惟孺子,北门终合用词人。
尊前羽扇何劳障,正是中原息战尘。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张宪使萧甫招同杨参知登天雄城楼》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城楼上远眺的场景。"落日凭高送目频"一句,通过"落日"和"凭高"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频频凝望远方的深情。"漳台罗绮散馀春"则暗示着春天虽已逝去,但余韵犹存,如同华丽的罗绮般在漳台之地弥漫。
"丹梯自绕青羊栈,树色遥连白马津"两句,运用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了城楼周边的山道和远处的树木,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给人以开阔辽远之感。"宾榻至今惟孺子,北门终合用词人"暗指历史的沧桑变迁,昔日的权贵如今只剩下词人的雅兴,而北门外或许蕴含着国家的未来和文人墨客的责任。
最后,"尊前羽扇何劳障,正是中原息战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在酒杯前挥舞羽扇的动作不再是战争的象征,而是象征着天下太平,战乱得以平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