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在京华,醉踏长安市
出处:《寒食杂兴三首 其二》
宋 · 周紫芝
忆昔在京华,醉踏长安市。
长安白面郎,快马如流水。
罗襦照暮春,斗草携佳丽。
就中五侯家,云幄耀金翠。
九陌过香軿,都人拾遗珥。
歌喧乐佳节,日暮多沉醉。
荣华一消歇,祸乱苍黄起。
北狩随两宫,血属六万指。
征车去悠悠,河水日瀰瀰。
浩歌哀江头,老泪不可止。
长安白面郎,快马如流水。
罗襦照暮春,斗草携佳丽。
就中五侯家,云幄耀金翠。
九陌过香軿,都人拾遗珥。
歌喧乐佳节,日暮多沉醉。
荣华一消歇,祸乱苍黄起。
北狩随两宫,血属六万指。
征车去悠悠,河水日瀰瀰。
浩歌哀江头,老泪不可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凉的情感。诗人以“忆昔在京华”开篇,将读者带入往昔的繁华景象中。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其繁华与富庶闻名于世。诗中的“白面郎”、“快马如流水”、“罗襦照暮春”等描绘,生动展现了长安市井的热闹与繁华。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五侯之家的奢华生活,“云幄耀金翠”、“九陌过香軿”,这些词语不仅展现了富贵人家的豪华排场,也暗示了权力与财富的集中。然而,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都人拾遗珥”、“歌喧乐佳节,日暮多沉醉”描绘了人们在欢庆与享乐中忽视了即将到来的灾难。
最后,诗人通过“北狩随两宫,血属六万指”这一句,揭示了历史的转折点——宫廷内乱导致的悲剧。随着皇帝的北迁,家族成员的大量牺牲,以及“征车去悠悠,河水日瀰瀰”的描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和生灵涂炭。结尾处的“浩歌哀江头,老泪不可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