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出处:《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
宋 · 苏辙
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后雨:雨后。如泻:如同倾泻。
晴来:晴天到来。
簿书:文书。
沾汗垢:浸湿汗水。
岩石:岩石。
祠宫:神祠。
静:安静。
俗客:俗人。
老郎:老者。
公子:年轻人。
能和:能随和。
道胜:修行之道高超。
禅迷:禅心。
诃:责备。
清凉:清凉。
绝念:驱散烦恼。
沉疴:疾病。
古木:古树。
张幄:犹如大帐。
鸣禽:鸣叫的鸟儿。
桃香:桃花香气。
绛颊:映红脸颊。
瓜熟:熟瓜。
饭细:饭菜细腻。
唇滑:入口顺滑。
腹薖:心满意足。
剧谈:热烈交谈。
自笑:自己笑。
更无它:别无他求。
适意:满足。
厌:厌倦。
后游:下次游玩。
官居:官署位置。
邻曲沼:临近弯曲的池塘。
田畎:田间沟渠。
疏柳:稀疏的柳树。
众荷:众多荷花。
轻舟:轻便小船。
试渔蓑:试穿渔蓑去钓鱼。
翻译
雨后如同倾泻而下,晴天阳光更炽热。文书浸湿了汗水,岩石渴望藤蔓攀附。
幸好有安静的神祠,偶尔能让俗人来访。
我这老者无拘无束,公子也能随和应和。
修行之道高超,禅心却常被责备。
清凉能驱散烦恼,酷暑能治愈疾病。
古树犹如大帐,鸣禽歌声悠扬。
桃花香气映红脸颊,熟瓜藏于青布中。
饭菜细腻入口顺滑,新茶沁人心脾。
热烈交谈时自己都笑,吃饱后别无他求。
满足于此,不应厌倦,下次游玩又会如何。
官署临近弯曲的池塘,田间沟渠助清波荡漾。
傍晚的光透过稀疏柳树,微风吹过荷花声声。
轻舟还能承载,小雨中试穿渔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诗人通过描绘夏日雨后的清新景象,展现了与友人共度避暑时光的惬意与闲适。首联“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形象地写出雨后天气转晴,炎热并未减少的气候特点。接着,诗人描述了文书工作中的汗水与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在宁静的祠宫中,诗人与朋友得以暂时远离尘嚣,享受片刻的清静,“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他们以诗酒相和,交流道义,即使谈论深奥的哲理也能引发欢笑,“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在这样的环境中,炎热的暑气得以消散,心灵得到清凉,“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如古木荫凉、鸣禽歌唱、桃红瓜绿,以及饭食的美味和品茗的乐趣。傍晚时分,明月照耀着稀疏的柳树,微风吹动着荷花,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舒适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下一次游览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体现了夏日避暑的闲适,又寓含了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