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炉不火草芊芊,数间岩屋掩寒烟
秋风著力送行李,吹入燕岩松竹里。
松竹凄凄天作秋,空来空去空中浮。
高岩万丈耸空碧,仙翁骑鹤去无迹。
丹炉不火草芊芊,数间岩屋掩寒烟。
下有龙潭绿无底,瀑布悬崖千尺水。
夜来月影满空山,石钟一响生秋寒。
玉燕何年岩下舞,飞时化作满天雨。
尽言此岩多仙灵,白鹤点破一山青。
烟雾罩山石常润,莓苔满地翠无尽。
我欲诛茅此炼丹,夺取人间千岁闲。
有个高人陆岩主,抱琴对我弹中吕。
劝我他年归去来,此岩莫被烟云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翁在深山之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超自然的色彩和仙境的意象。首句“有客来从天竺峰,渡溪恰趁一篙风”即设定了仙界与凡尘之间的通道,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切情感。
接着,“秋风著力送行李,吹入燕岩松竹里”则描绘了秋风在山谷间穿梭,将客人的足迹带进幽静的燕岩之中,这里的“秋风”不仅仅是季节的写照,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顺应。
“松竹凄凄天作秋,空来空去空中浮”这两句通过松竹的萧瑟声响,以及空气的流动,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凄凄”不仅形容了声音,也寄寓着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
“高岩万丈耸空碧,仙翁骑鹤去无迹”则描绘了一位仙翁乘鹤远去,留下的是高耸入云的青石山峰和无处可寻的踪迹。这不仅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的向往。
“丹炉不火草芊芊,数间岩屋掩寒烟”则转而描绘了一种静谧与寂寞的情景。这里的“丹炉不火”暗示了炼丹术已被弃置,而“草芊芊”和“掩寒烟”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时间在这片仙境中的缓慢流逝。
接下来的“下有龙潭绿无底,瀑布悬崖千尺水”则以宏大的画面展示了山间的壮丽景观。这里的“龙潭”和“瀑布”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意象。
“夜来月影满空山,石钟一响生秋寒”则在夜幕降临时刻,通过月光与石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自然而又深邃的氛围。这里的“秋寒”既是对季节的写照,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玉燕何年岩下舞,飞时化作满天雨”则带有一丝神话色彩,表现了仙境中奇异而又美好的景象。这里的“玉燕”和“化作满天雨”,都是对超自然力量的赞美。
最后,“尽言此岩多仙灵,白鹤点破一山青。烟雾罩山石常润,莓苔满地翠无尽。我欲诛茅此炼丹,夺取人间千岁闲。有个高人陆岩主,抱琴对我弹中吕。劝我他年归去来,此岩莫被烟云埋。”则总结了诗中的仙境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永恒生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未来可能回归尘世的预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仙界生活的深切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山水田园与神仙寓意的美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