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
出处:《中冬下浣一日陪方丈访客因过向氏园亭有感》
宋 · 王洋
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径斜。
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
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
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
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
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
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
注释
前疏水:稀疏的溪流。竹界:竹林环绕。
桑麻:桑树和麻田。
小径斜:小路曲折。
山数青黄:山上青黄相间的色彩。
人住久:长久居住的人家。
藜藿:杂草,这里指路边的野生植物。
客行赊:行人稀少。
云寒烟合:云雾寒冷而密集。
长暝:长久的夜晚。
梅懒:梅花因寒冷而不开放。
春催:春天的催促。
苍头:老仆人。
长儿女:已经有了孩子。
主人游宦:主人外出做官。
不还家:还未回家。
翻译
竹林和桑麻围绕着稀疏的溪流,桃树和李树的小路交错倾斜。长久居住的山间人家,路边杂草丛生,行人稀少。
云雾寒冷,烟霭浓厚,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梅花因春寒迟迟未开放。
听说那里的老仆人已有了孩子,主人外出做官,还未回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远的山村生活图景。开篇“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径斜”几句,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其中水边的竹子和桑麻交织成界,桃李树间的小路微微倾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山数青黄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赊”两句,则透露出一丝时间的沧桑感。山色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绿和黄,居民在此久住,而路边的野草却是过客匆忙留下的痕迹,这里蕴含着对流年变迁的深刻体悟。
“云寒烟合入长暝,梅懒春催未放花”写出了中冬时节的萧瑟景象。云雾弥漫,天色渐晚,梅花在春风的催促下却仍未完全绽放,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更迭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闻道苍头长儿女,主人游宦不还家”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诗人听闻别处有老翁的子女已长大,而自己却因游学或仕途之故久未归家,这种对亲情温暖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承受的孤独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