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全文

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

出处:《濠梁感怀
宋 · 梅尧臣
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
回首泰山下,出建双隼旟。
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
当时十五咏,萤照墨石书。

拼音版原文

tiānfēngchánshūcóngjīn

huíshǒutàishānxiàchūjiànshuāngsǔn

láixúnguāntáisuìyuǎnchéngmíng

dāngshíshíyǒngyíngzhàoshíshū

注释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以示受命于天,天下太平。
金舆:指古代帝王乘坐的华丽车辆,象征尊贵和权力。
回首:回头看,表示回忆或回顾过去。
承明庐:汉代宫中供群臣值班休息的地方,这里代指朝廷或官署。
十五咏:指创作的十五首诗篇。
萤照墨石书:用萤火虫微光照亮墨写的书籍,形容条件艰苦或环境简陋。

翻译

昔日天子举行封禅大典,我的叔父跟随乘坐华丽的金车。
回望泰山脚下,他走出宫殿,升起两面鹰隼旗帜。
接着寻找观鱼台,又前往远方的承明庐。
那时他曾写下十五首诗,只用萤火虫光照着墨石记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子封禅的盛景,诗人回忆起自己的叔父曾伴随天子乘坐华丽的金舆,一同前往泰山进行祭祀大典。他们行至泰山脚下,叔父还特意寻找了观鱼台,并远游至承明庐。诗人感慨万分,想起当年十五岁的自己,曾在这些地方留下了墨迹,而那些字句如今只能被萤火虫微光照亮,如同历史的尘埃中闪烁的记忆。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历史沉淀的深深感慨。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古代皇家盛典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