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君莫向台前过,恐忤刀锥牙侩嗔
乐生陆沈郭隗微,何用胸蟠千万卷。
望金台,金台近,日莫纷纷鬻神骏。
贵通贱守士价轻,肮脏方头甘弃摈。
金台远近那得知,纵横岂是明扬时。
燕昭一去二千载,太息日日江流驰。
纵令台在无黄金,扣关衒玉相侵寻。
已无钓丝系汉鼎,岂有岩穴藏商霖。
天南天北老眼昏,台前白日飞红尘。
凭君莫向台前过,恐忤刀锥牙侩嗔。
鉴赏
这首诗以“望金台”为题,通过对比金台远近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历史人物郭隗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与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
首句“望金台,金台远,人间骐骥同驽蹇”,诗人站在远处眺望金台,感叹人间的杰出人才如同普通的马匹,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接着,“乐生陆沈郭隗微,何用胸蟠千万卷”两句,通过对比郭隗的微小地位与他胸中藏有的丰富知识,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望金台,金台近,日莫纷纷鬻神骏”,诗人又从远眺转为近观,看到在黄昏时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急于出售自己的才能,却无人问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价值的忽视和不公。
“贵通贱守士价轻,肮脏方头甘弃摈”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认为通达之人受到重视,而坚守原则的人却被轻视。诗人对这种现象表示不满,赞扬那些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
“金台远近那得知,纵横岂是明扬时”两句,诗人感慨金台的位置远近难以判断,真正的明君赏识人才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这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缺乏公正赏识机制的批评。
“燕昭一去二千载,太息日日江流驰”两句,诗人回顾历史上的燕昭王时代,那时曾有伯乐发现并重用人才的佳话,而现在却只能每日叹息时光流逝,人才依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纵令台在无黄金,扣关衒玉相侵寻。已无钓丝系汉鼎,岂有岩穴藏商霖”两句,诗人假设即便金台存在,也无人赏识,即使有才华横溢的人才也无法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这里暗喻了人才与机遇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机遇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性。
“天南天北老眼昏,台前白日飞红尘。凭君莫向台前过,恐忤刀锥牙侩嗔”最后四句,诗人以自身年老眼花,看到金台前白日飞过红尘,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浮躁与混乱。他告诫他人不要轻易接近金台,以免触怒那些只关注个人利益的小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台远近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当代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与社会环境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公正赏识机制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