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姓名双泪落,不知消息十年馀
出处:《寄邓洵美》
宋 · 王溥
衡阳归雁别重湖,衔到同人一纸书。
忽见姓名双泪落,不知消息十年馀。
彩衣我已登黄阁,白社君犹葺旧居。
南望荆门千里外,暮云重叠满晴虚。
忽见姓名双泪落,不知消息十年馀。
彩衣我已登黄阁,白社君犹葺旧居。
南望荆门千里外,暮云重叠满晴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衡:地名,衡阳。雁:大雁。
重湖:指湘江中的两个相连湖泊。
同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纸书:一封信。
忽:忽然。
姓名:指朋友的名字。
双泪落:两行泪水落下。
消息:消息,音讯。
十年馀:十多年。
彩衣:古代官员的官服。
黄阁:指宰相或高级官员的住所。
白社:指平民聚居的地方,这里指朋友的居所。
葺:修缮。
荆门:地名,位于湖北。
千里外:遥远的地方。
暮云:傍晚的云层。
晴虚:晴朗的天空。
翻译
衡阳的大雁告别了重湖,口中衔着给朋友的一封信。突然看到熟悉的姓名,两行泪水不由落下,因为已有十多年没有他的音讯。
我如今身着彩衣任职高官,而你还在修缮那旧时的居所。
遥望南方的荆门千里之外,傍晚的云层重重叠叠,布满了晴朗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衡阳别离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衔到同人一纸书”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别离之际,通过书信这种方式与亲友保持联系的情感;“不知消息十年馀”则显示了长时间的隔绝和对远方信息渴望的心情。
在下片,“彩衣我已登黄阁”一句,通过诗人自己的行踪变化,反衬出朋友仍旧守候在旧居的情形。最后两句“南望荆门千里外,暮云重叠满晴虚”,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辽阔的自然景观,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不舍,这种情感在悠长的距离和无尽的暮色中被不断地放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又淡雅的情怀,是一篇表达乡愁与友情交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