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
出处:《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一命华其老,诸昆半作官。
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
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
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
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
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
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
注释
一命:一生。华:致力于。
其:的。
老:仕途。
诸昆:众多兄弟。
半:大多。
作官:成为官员。
相高:追求显赫。
孝悌:孝顺和友爱。
盛衣冠:显赫地位。
近别:最近的离别。
那云诀:并非永诀。
临丧:面对丧事。
忍看:难以承受。
心知:内心明白。
公:你。
不恨:并无遗憾。
我自:我独自。
泪难乾:泪水止不住。
翻译
一生致力于仕途,兄弟众多多为官员。他们不仅追求显赫地位,还注重孝顺和友爱。
最近的离别并非永诀,面对丧事却难以承受。
内心明白你并无遗憾,但我泪水却止不住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哀悼逝者的诗文。在古代文化中,挽歌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也常常蕴含着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逝者生平的回忆。
诗中的“一命华其老,诸昆半作官”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其中,“一命”指的是人的一生,“华其老”则是形容生命的消逝,而“诸昆半作官”则描述了逝者家族中不少成员都担任着官职,这反映出逝者所处家庭的社会地位。
接着的“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崇敬与怀念。其中,“相高”意味着逝者的品德或才华都很高尚,“仍孝悌”则强调其孝顺和仁慈的美德,而“不但盛衣冠”则说明逝者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家庭荣耀,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
诗的后半部分“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无奈的情感。“近别那云诀”可能指的是与逝者最后的告别,而“临丧独忍看”则表现了作者面对逝者的遗体时强忍悲痛的场景。
最后两句“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理解和自己的哀伤。这里,“心知公不恨”暗示着逝者生前可能有所不满,但在作者看来,这些都已不重要;而“我自泪难乾”则是作者直接表达了自己因哀悼逝者而无法控制的悲痛之情。泪水难以擦干,形象地描绘出了深沉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回忆和哀悼,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亲人离世后的哀思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