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全文

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

出处:《客中怀友
宋 · 陈允平
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
何堪万里役,动是一年期。
高谊贫中见,深情别后知。
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

拼音版原文

shuāng湿shīzhēngxíngfēishǎozhuàngshí

kānwàndòngshìnián

gāopínzhōngjiànshēnqíngbiéhòuzhī

xiāngxiāngwàngchùyúnshùcānchà

注释

征衣:远行者的衣服,常指军服或旅途穿的衣物。
少壮时:年轻力壮的时候,指过去的岁月。
何堪:怎能忍受,表达无奈和艰辛。
云树:云雾中的树木,形容远方景色。

翻译

寒霜和露水打湿了远行的衣服,这次出行已非青春年少之时。
怎能忍受这万里之外的劳役,每一次调动都意味着一年的分离期。
在贫困中显现的是深厚的友谊,在分别后才深知深情厚意。
我们彼此思念,遥望的地方,只见云雾缭绕的树木,碧绿参差不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客中怀友》,表达了作者在旅途劳顿中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首句“霜露湿征衣”描绘了秋夜寒露打湿行装的场景,渲染出旅途的艰辛与孤寂。接着,“行非少壮时”暗示了诗人已不再年轻,长途跋涉显得更加疲惫。

“何堪万里役,动是一年期”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流露出对长期在外奔波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高谊贫中见,深情别后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认为真正的情谊在困苦中更能显现,离别后才更深刻体会到朋友的深情厚意。

最后两句“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以景结情,通过遥望远方的云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相思之情,以及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