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札穿强弩,诸君必凯旋
二毛侵鬓发,披雾始窥天。
三接龙光远,曈昽白日边。
四门方杂还,羔雁贲林泉。
五斗安微禄,虽贫志浩然。
六韬聊自试,有策佐平燕。
七札穿强弩,诸君必凯旋。
八荒驰贡篚,恩旨罢戈鋋。
九九期君用,惭非命世贤。
十官何敢望,于此卜归田。
注释
襄汉:襄阳和汉水。青衫:青色的官服。
二毛:指头发斑白。
披雾:在雾中行走。
龙光:帝王的光彩。
曈昽:光线朦胧。
羔雁:祭祀用的羊和雁。
贲:装饰,点缀。
微禄:微薄的俸禄。
浩然:盛大,壮志。
六韬:古代兵书。
平燕:平定燕地。
强弩:强劲的弓箭。
凯旋:胜利归来。
八荒:天下各地。
贡篚:进贡的礼品。
期:期待。
命世贤:治世的贤才。
卜归田:选择归隐田园。
翻译
一座城池靠近襄汉,我身着青衫正值青春年华。两鬓斑白渐生,如同雾气中初次仰望苍穹。
龙光照耀远方,明亮的阳光映照天边。
城门内外人群熙攘,献祭的羔雁点缀林泉间。
微薄的俸禄仅够温饱,虽然贫穷,志向却豪迈无比。
暂且尝试兵法策略,希望能助平定燕地纷争。
强弓之上射出的书信,预示着你们必将凯旋而归。
四方之国纷纷进贡,皇帝的恩旨使战事暂息。
期待您能大展宏图,可惜我不是治世的贤才。
不敢奢望高官厚禄,只愿在此地归隐田园。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己过去各个时期的回顾,展现了一个青年英雄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
“一邑临襄汉,青衫正少年。”开篇即以壮丽画面描绘出诗人年轻时代的英姿飒爽,那时的他可能就在襄阳一带,身着青衫,正值青春鼎盛。
“二毛侵鬓发,披雾始窥天。”随后诗人进入了青年初期,头发开始侵袭鬓角,仿佛在晨雾中初次窥视那广阔的天空,表达了对未来无限憧憬。
“三接龙光远,曈昽白日边。”诗人似乎在追忆自己与龙一样飞扬的豪情壮志,那些遥远的理想仿佛接近了,而白日则象征着纯洁和明朗的心灵状态。
“四门方杂还,羔雁贲林泉。”到了第四句,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复杂多变的生活状态,那些门扉纷乱交织,而羔羊(美好的开始)与燕子(平静安详)的形象,则表达了对和谐自然界的向往。
“五斗安微禄,虽贫志浩然。”即便是处于困顿之中,诗人依旧保持着宽广的心胸,即使生活贫寒,也不减他的远大抱负。
“六韬聊自试,有策佐平燕。”在第六句中,诗人的自我测试和策略思考展现了其内心的成熟与对未来平稳状态的追求。
“七札穿强弩,诸君必凯旋。”这里的“札”可能指的是箭矢,“强弩”则是强劲的弓箭组合。诗人在激励着将要出征的人们,一定能够凯旋而归。
“八荒驰贡篚,恩旨罢戈鋋。”第八句中,“荒驰”可能指的是奔放不羁的才情或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而“恩旨”则象征着上天的恩赐和命令,那些曾经的战争工具(戈鋋)也已被弃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九九期君用,惭非命世贤。”在第九句里,“九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境界,诗人对自己的期许以及对于那些未能实现的理想感到羞愧,但依旧坚信自己能够被赋予重任。
“十官何敢望,于此卜归田。”最后一句中,“官”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官职,而“卜归田”则是古人占卜后决定回家乡的意思。诗人在表达一种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十个时期的自我叙述,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从青春到成熟,再到超脱世俗的精神旅程,是一曲高扬的个人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