楩楠自昔升梁柱,瑚琏于今用瑾瑜
出处:《送徐良玉侍郎复职还南京兵部》
明 · 杨士奇
昭代多才少司马,中台六载住南都。
楩楠自昔升梁柱,瑚琏于今用瑾瑜。
天阙九重看奏最,秋风八月戒归途。
交情又属匆匆别,强对离歌写翠壶。
楩楠自昔升梁柱,瑚琏于今用瑾瑜。
天阙九重看奏最,秋风八月戒归途。
交情又属匆匆别,强对离歌写翠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徐良玉侍郎复职还南京兵部》。诗人以“昭代多才少司马”开篇,表达了对徐良玉侍郎才华的赞赏与肯定。接着,“中台六载住南都”,点明了徐良玉侍郎在南京兵部任职的时间和地点,展现了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绩。
“楩楠自昔升梁柱,瑚琏于今用瑾瑜”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徐良玉比作珍贵的木材和美玉,赞美他如同栋梁之材,不仅在过去有所作为,在现在更是大放异彩,体现了其卓越的才能和贡献。
“天阙九重看奏最,秋风八月戒归途”描绘了徐良玉侍郎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即将离开南京返回兵部的情景。这两句既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最后,“交情又属匆匆别,强对离歌写翠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通过“强对离歌写翠壶”的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良玉侍郎才华、功绩及离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国家、对事业的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