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全文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

宋 · 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霭落潺湲。
山祇啸聚荒禅室,象众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拼音版原文

língyánkāiniáncǎoshénniǎoshòuxiān

táitōngyǎotiǎoqiānqīngǎiluòchányuán

shānzhīxiàohuāngchánshìxiàngzhòngcuīxiǎngyán

xuězhòngjiǎnwǎngdōngrénxiānghuǒyǒuyīnyuán

注释

灵岩:指一处神奇的山岩。
开辟:形成或开凿。
何年:具体时间不明。
草木:植物。
神奇:非凡、超自然。
鸟兽仙:指成仙的鸟兽。
紫苔:紫色的苔藓。
窅窱:深远、幽深。
崖:山崖。
青霭:青色的雾气。
潺湲:流水声。
山祇:山神。
荒禅室:荒废的禅房。
象众:大象群。
想法筵:思考或讨论佛法的场合。
雪足:形容路途艰难,如踏雪。
重趼:厚厚的茧子,形容行走辛苦。
东人:东方的人们。
香火:供奉神佛的香烛,象征信仰。
因缘:缘分或因果关系。

翻译

灵岩从哪一年开始开辟,草木神奇,鸟兽成仙。
一条紫色苔藓的小路通向深远之处,千座山崖笼罩着青色云雾,水声潺潺落下。
山神在荒芜的禅室中聚集,大象们低垂着头,仿佛在思考法席上的教诲。
不要因为路途艰难而退缩,东方的人们对这里的香火有着特殊的缘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题目为《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对灵岩寺的描绘,以及他对于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赞美。

首句“灵岩开辟自何年”展现了诗人对于灵岩寺历史渊源的好奇与尊重,同时也为后文的描写埋下了伏笔。紧接着,“草木神奇鸟兽仙”则直接表达了对灵岩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神奇”二字,不仅形容了灵岩山中草木的异乎寻常,更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神秘的气息。

第三句“我路紫苔通窅窱”,描绘了一条通往深山的道路,两旁长满了紫色的苔藓。这里的“窅窱”形容道路曲折而幽深,而紫苔则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色彩。

接下来的“千崖青霭落潺湲”,则是对灵岩山势和流水声音的生动描绘。“千崖”形容连绵不断的山峰,而“青霭”则形容山间弥漫的云雾。这里的“潺湲”二字,更是极好地传达了溪水倾泻的声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至于“山祇啸聚荒禅室,象众低摧想法筵”,则是对灵岩寺中佛教活动的描写。“山祇”指的是山中的神灵,而“啸聚”形容它们围绕在寺院周围。“象众”则是比喻僧侣们如同和尚一样,坐在禅室中修行。这里的“低摧”表达了一种平静、恭敬的心态,而“想法筵”则暗示了僧侣们在此地寻求佛法的意愿。

最后两句,“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诗人表达了不论天气多么寒冷,也不辜负这次前往灵岩寺的机会。这里的“雪足”形容深冬之中积雪未融的景象,而“重趼往”则显示出诗人对灵岩寺的渴望与向往。“东人香火有因缘”,则是说到来自东方的信徒,他们带来了供养佛祖的香火,这里的“因缘”暗示了一种宿世之谊,或者是指他们对于佛法、对于这片圣地的虔诚与渴望。

王安石在诗中展现了灵岩寺不仅自然景观壮丽,而且充满了超自然的神秘气息,同时也是一处佛教修行之地。通过对灵岩山水、草木、禅室等一系列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佛法与大自然深刻感悟和崇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