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便落林犹胜肉,蕨才出土更烧油
出处:《晨炊泉水塘村店无肉只卖笋蕨嘲亭父》
宋 · 杨万里
屠门深闭底须愁,土锉无烟也莫羞。
笋便落林犹胜肉,蕨才出土更烧油。
万钱下箸今安在,一饭流匙饱即休。
吾道藜羹元不糁,至今讳杀古陈州。
笋便落林犹胜肉,蕨才出土更烧油。
万钱下箸今安在,一饭流匙饱即休。
吾道藜羹元不糁,至今讳杀古陈州。
注释
屠门:指屠户之家,暗示贫穷或世俗之见。土锉:指粗糙的柴火,暗示简朴生活。
万钱:极言豪奢,与后文的一饭形成对比。
藜羹:形容粗陋的食物,用藜草煮成的汤。
翻译
为何要在屠户门前忧虑重重,哪怕柴火没有烟尘也不必感到羞愧。竹笋虽落入树林,仍比肉类更好;蕨菜刚出土就烹煮,那又何妨。
如今豪饮万钱的盛宴在哪里,一顿饭能吃饱就该满足。
我坚守的清贫之道,原本就不需要添加肉粒,这在古陈州是被忌讳的。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晨炊时分的田园生活图景。"屠门深闭底须愁,土锉无烟也莫羞"两句,通过对比屠户和农民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没有肉食的平淡生活的接受与安逸。这里的“屠门”指卖肉的店铺,“底须愁”暗示人们对于肉食的渴望;而“土锉无烟也莫羞”则是说农家由于缺乏肉类,炊烟也不再升腾,但诗人并不感到羞愧。
接着,“笋便落林犹胜肉,蕨才出土更烧油”两句,直接点出了晨炊时分的主角——笋和蕨。"笋"指竹笋,"蕨"即野生蕨菜。这两种食物在春季新鲜可口,诗人用“犹胜肉”来形容它们的美味,超过了肉类;而蕨菜才从土中冒出,便被炒制成菜,更是香气扑鼻。
"万钱下箸今安在,一饭流匙饱即休"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万钱"可能指的是厨房中的锅铲,"下箸"则是烹饪食物的工具;而"一饭流匙饱即休"则是说吃上一顿饭,就感到心满意足,不再有其他奢望。
最后,“吾道藜羹元不糁,至今讳杀古陈州”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历史的反思。"藜羹"是古代的一种菜蔬,"元不糁"表明诗人从未将这种简单食物当作奢侈;而"至今讳杀古陈州"则是在提及某段历史——可能是指古代的战争或灾难,但现在已经不再被提起。
整首诗通过对晨炊时分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朴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