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丹漫漫篆窠暗,败素飒飒形神枯
元 · 周权
溪藤捣霜寒夺目,硬黄瘦字疏相续。
墨花出袖吐春妍,一片玲珑水苍玉。
分明寄我孤山图,上有岁月书林逋。
古丹漫漫篆窠暗,败素飒飒形神枯。
西泠桥畔黄昏景,船头鹤梦风吹醒。
一从马鬣锁荒寒,万古人间几香影。
苦吟老尽诗坛豪,穷愁到我心徒劳。
还君此画三太息,雪晴月映横窗梢。
墨花出袖吐春妍,一片玲珑水苍玉。
分明寄我孤山图,上有岁月书林逋。
古丹漫漫篆窠暗,败素飒飒形神枯。
西泠桥畔黄昏景,船头鹤梦风吹醒。
一从马鬣锁荒寒,万古人间几香影。
苦吟老尽诗坛豪,穷愁到我心徒劳。
还君此画三太息,雪晴月映横窗梢。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诗描绘了一幅细致入微的画面。他首先赞美了溪藤上霜寒中捣墨的情景,字迹虽稀疏却清晰可见,犹如春日梅花般娇艳,仿佛一块玲珑剔透的水苍玉。接着,诗人将画卷视为诗人林逋所赠,暗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痕迹。
然而,画卷上的墨迹已斑驳,篆刻的字迹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地方被蛀虫侵蚀,显得衰败而沧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提及西泠桥畔的黄昏景色,以及画面中鹤的梦境被风吹醒,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不再。
诗人感叹自己在苦吟中老去,面对这份残破的画卷,心中充满无奈与哀愁。他三次叹息,将画归还,最后以雪后晴空、月光洒落窗棂的景象收尾,寓言着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淡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艺术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