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当时听角送南人,南人吹角不送人全文

当时听角送南人,南人吹角不送人

出处:《后听角行
元 · 郝经
燕南壮士江城客,孤馆无眠心已折。
那堪夜夜闻角声,怨曲悲凉更幽咽。
一喷牵残杨柳风,五更吹落梅花月。
霜天裂却浮云散,雁行断尽疏星接。
馀音眇眇渡江去,依稀似向愁人说。
劝君且莫多叹嗟,家人恨杀生离别。
可怜辛苦为谁来?彫尽朱颜头半白。
万绪千端都上心,一寸肝肠能几截。
当时听角送南人,南人吹角不送人
不如睡著东风恶,拍枕江声总不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异乡听到号角声时的孤独与哀愁。诗人郝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孤馆中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对号角声的敏感反应。号角声的悲凉与幽咽,仿佛触动了内心的深处,引发了一系列的情感波动。

“燕南壮士江城客,孤馆无眠心已折。”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处境,身处异乡的壮士,在孤寂的旅舍中难以入眠,内心早已被孤独与思念所折磨。

“那堪夜夜闻角声,怨曲悲凉更幽咽。”进一步描述了夜晚号角声的凄厉,它不仅唤醒了主人公的思绪,更让他的心情跌入更深的哀伤之中。

“一喷牵残杨柳风,五更吹落梅花月。”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号角声比作牵动杨柳的微风和吹落梅花的月光,形象地表现了号角声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霜天裂却浮云散,雁行断尽疏星接。”描绘了号角声在寒冷的冬夜中穿破云层,雁群在天空中消失,星辰显得更加稀疏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氛围。

“馀音眇眇渡江去,依稀似向愁人说。”最后两句表达了号角声虽已远去,但其余音仍在江面上回荡,似乎在向愁人诉说着什么,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异乡听到号角声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