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全文

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

出处:《乘日
宋 · 王安石
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
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
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

拼音版原文

chéngsāiyuánfēngtángguī

jiēyuèyànquèbèirénfēi

yānshuǐxiāngjiāshū驿使shǐ

cōngcōngzhàoyánhènzhēng

注释

乘日:趁着太阳。
塞垣:城墙。
御风:驾驭风。
塘路:池塘边的小路。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跃马:策马疾驰。
雁:大雁。
背人飞:背对着人飞。
烟水:形容景色迷茫如烟雾笼罩的水面。
吾乡:我的家乡。
家书:家信。
驿使:传递信件的使者。
颜色:容颜。
恨:遗憾。
征衣:远行时穿的衣服。

翻译

趁着阳光穿过城墙进城,骑着风在池塘边的小路回家。
胡人纷纷策马离去,大雁却背对着人向北飞。
家乡的风景如烟如水,收到家书的使者却很少。
匆匆忙忙地照见自己的容颜,遗憾不能洗去远行的征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途的急迫心情。开篇“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穿越边塞,驾驭着风势,沿着塘埂之路向家乡进发的壮丽画面。这里,“塞垣”指的是边塞或长城,而“御风”则是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家的迫切与不舍。

接着“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两句,通过对比胡人(北方民族)骑马而去和大雁背向人飞翔的情景,强调了自己与家乡的隔绝。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于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两句,则将故乡描绘得如同烟水中的幻影,而家书(家信)却像稀少的驿站信息那样难以得到。这里,“烟水”意象着朦胧而又遥远的家园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不易触及的无奈。

最后,“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两句,诗人急促地用眼前的景物来安慰自己的心情,却又感到沮丧,因为无法用这些景象来洗净自己长时间旅途中积累的情感之尘。这里,“征衣”指的是旅途中的衣物,象征着离家在外的辛酸和劳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归乡之路的急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