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出处:《重幸武功》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战马依恋着北地的寒风,受惊的鸟儿哀鸣于往昔的丛林。更何况我承受着皇上的恩泽,怀念往昔更触动我深深的内心。
积累善行欣喜于遗留的福泽,武力的施展也令人愉悦于成就的功勋。
皇帝无为而治统御天下,安然拱手国家文化统一。
沿着白水追溯往日的行迹,帝王重游丹陵的旧宫。
宴席上欢聚着故交老臣,盛宴在新丰汇聚群英。
帝王停驻巡视农官,回程时探访乡间牧童。
吉祥之气环绕皇宫,祥和之烟弥漫晴空。
孤岛带着霜白之色,远山映着夕阳的红。
于是欣然敲击着筑这种乐器,姑且以此歌咏南方的风土人情。
注释
代马:北方的马,代指边疆地区的马。依:依恋。
朔吹:北地的寒风。
惊禽:受惊的鸟。
愁:哀鸣,此处引申为表现出哀愁。
昔丛:往日的丛林,代指过去的环境。
况兹:更何况。
承眷德:承受皇上的恩惠。
怀旧:怀念过去。
感深衷:内心深处感慨万千。
积善:积累善行。
忻:欣喜。
馀庆:遗留的福泽。
畅武:施展武力。
悦:感到高兴。
成功:成就的功绩。
垂衣:帝王无为而治,不亲自处理政务。
天下治:国家治理得好。
端拱:拱手安坐,形容帝王的闲适姿态。
车书同:车同轨,书同文,指国家文化统一。
白水:清澈的水流,可能特指某地名。
巡:巡视,追溯。
前迹:过去的行踪。
丹陵:地名,可能指代旧时宫殿所在地。
幸:帝王到某地,引申为重游。
列筵:排列宴席。
欢:欢乐地。
故老:故交老臣。
高宴:盛大的宴会。
聚:聚集。
新丰:地名,也可能象征新的繁荣之地。
驻跸:帝王出行时暂停小住。
抚:巡视,关心。
田畯:古代管理农事的官员,这里泛指农民。
回舆:帝王的车驾返回。
访:访问,探访。
牧童:放牧的孩童,象征民间生活。
瑞气:吉祥之气。
萦:环绕。
丹阙:红色的宫殿,指皇宫。
祥烟:吉祥的烟雾。
散:弥漫。
碧空:蔚蓝的天空。
孤屿:孤独的小岛。
含:带有。
霜白:霜雪般的白色。
遥山:远处的山。
带:映衬着。
日红:夕阳的红色。
于焉:于是,在这里。
欢:愉快地。
击筑: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奏乐。
聊以:姑且用来。
咏:歌咏。
南风:南方的风土人情,也可能象征某种理想或情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主在巡幸途中,怀旧感慨与治国安邦的美好愿景交织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描述,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念,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一句,以马儿嘶鸣声惊起鸟儿,引出对过去事物的忧伤,设定了一种历史感和怀旧的情绪。"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明君主对于继承先人美德、怀念过往的深厚感情。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 展示了君主对民间善举的赞赏和军事上的喜悦,这不仅体现了君主的宽仁与英明,也预示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则描绘了一位文武兼备、治国有道的理想君主形象。
接下来的几句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描述了君主在巡视过程中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最后,"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一系列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祥瑞之气弥漫的景象,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君主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刚健的风格,透露出君主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治国理念,是一篇集怀古、抒情感、描绘自然山水之美与表达政治理想于一体的诗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