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安心已近道,闭口岂非福全文

安心已近道,闭口岂非福

宋 · 苏辙
治生非所长,儿女惊满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载朱毂。
因缘挂罪罟,未许即潜伏。
空馀读书病,日与古人逐。
老妻怜眼昏,入夜屏灯烛。
上官念贫寠,时节馈醪肉。
衰年类蒲柳,世事剧麻粟。
数日望归田,寄语先栽竹。
文章亦细事,勤苦定何足。
君诗四相攻,欲看守陴哭。
愧无即墨巧,不解火牛触。
自非太学生,彫琢事干禄。
安心已近道,闭口岂非福
胡为调狂词,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舌下漱白玉。
作诗虽云好,未免乱心目。
奕秋教二人,不取志鸿鹄。
摩诘非不言,遗韵寄终曲。

注释

治生:经营生计。
儿女:子女。
朱毂:高官的车马。
罪罟:陷阱、困境。
读书病:读书成癖。
老妻:老伴。
贫寠:贫穷。
蒲柳:比喻衰老、脆弱。
麻粟:比喻世事纷扰。
归田:回归田园。
即墨:古代地名,以出才子著称。
火牛触:比喻有勇猛的行为。
太学生:明清时指国子监的学生。
道:人生之道,道德或哲学道理。
胡为:为何,为什么。
丹砂:象征修炼或内心纯净。
鸿鹄:大雁,这里比喻远大的志向。
摩诘:王维的字。
遗韵:遗留的风格或韵味。

翻译

经营生计并非我所擅长,家中儿女为此惊慌失措。
做官又过于拘泥,不指望能坐上高官显位。
因缘际会让我陷入困境,但我不愿轻易隐藏。
只剩下读书的习惯,每日与古人的精神相伴。
老伴怜惜我视力衰退,夜晚点亮灯火陪伴。
上司体谅我贫穷,时常送些酒肉接济。
年老如同蒲柳般脆弱,世间纷扰如同麻粟丛生。
我渴望早日回归田园,预先告诉家人种竹子迎接。
写文章虽是小事,但我勤奋刻苦有何足道。
你的诗文四面受攻,读来仿佛守城者面对敌军哭泣。
惭愧我没有即墨的巧思,不懂得像火牛那样冲击。
若非太学生身份,雕琢文字只为求取俸禄。
心已接近大道,沉默寡言也是一种福分。
为何要吟咏狂放之词,如玉石相击般激烈。
心中怀揣丹砂,口中品味白玉般的清润。
虽然诗歌很好,却可能扰乱我的心神。
奕秋教导两人,不在于追求大目标。
王维并非不言传,只是将余韵寄托在诗篇末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孔平仲的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感慨和对读书生活的向往。他自谦治生非所长,官场表现也不够圆滑,感叹自己被牵累于官场罪网,希望能早日归隐田园。他提到老妻的关心和上官的体恤,但内心更倾向于与古人精神交流,追求学问而非追求功名。

诗中提到“文章亦细事”,表明他认为写作并非大事,只要勤奋刻苦即可,但同时也自嘲缺乏孔平仲那样的才情,不能像《史记》中的即墨大夫那样巧妙应对,或如田单的火牛阵那样出奇制胜。诗人认为自己若非太学生,不必过分雕琢以求官禄,安心读书接近道义,沉默寡言也是一种福分。

最后,诗人批评自己创作诗歌过于狂放,虽然文辞优美,但可能扰乱了心境。他引用奕秋教棋的故事,暗示自己的诗歌虽然好,但不如专注于内在修养,如王维(摩诘)那样在诗中留下深远的韵味。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