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全文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

出处:《和雨后对月
宋 · 李光
载酒人无顾寂寥,秋来门巷更萧萧。
风驱雨脚收千嶂,云捲月轮升九霄。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
登临莫作殊乡念,乘兴时寻小石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月夜的宁静与美好。首句“载酒人无顾寂寥”,以“载酒”之人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暗示诗人独自一人,或许是因为友人的缺席而感到些许寂寥,但这种寂寥并未让人沉沦,反而激发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感受。

“秋来门巷更萧条”一句,通过“秋”字点明季节,同时“门巷”与“萧条”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秋天特有的凄清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落寞情绪。然而,这种情绪并未持续,因为接下来的两句“风驱雨脚收千嶂,云卷月轮升九霄”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风雨过后,山峦在风的驱使下变得清晰,月亮在云的卷动中逐渐升起,展现出一种动态美,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松竹在这里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似乎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虽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之志。同时,“巾车”与“弓招”则是古代行军作战的工具,这里可能寓含着诗人对未来有所期待,希望能在某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最后,“登临莫作殊乡念,乘兴时寻小石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豁达态度。他劝诫自己不要因身处异乡而感伤,而是应该乘着兴致,去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当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