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
出处:《再和前韵 其四》
宋 · 郑清之
遂初雅喜赋天台,墙月东边谩古怀。
虽乏平泉供宴乐,幸寻荒径惬归来。
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
傍舍数弓畦药本,聊支晚岁亦优哉。
虽乏平泉供宴乐,幸寻荒径惬归来。
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
傍舍数弓畦药本,聊支晚岁亦优哉。
注释
遂初:开始时的心愿。雅喜:高雅的喜好。
赋:吟诗。
天台:地名,指天台山。
墙月:墙壁上的月影。
谩:徒然,空自。
古怀:古老的思绪,怀旧之情。
乏:缺乏。
平泉:古代园林名,这里泛指园林。
宴乐:宴会和娱乐。
幸:庆幸。
荒径:荒凉的小路。
惬:满意,舒适。
蹒跚:步履不稳。
愧:惭愧。
金汞:比喻珍贵的财富。
蹀躞:小步行走。
玉阶:玉石台阶,象征地位或权势。
傍舍:邻近的房屋。
数弓:几弓之地,形容面积不大。
畦:田地,此处指药田。
药本:药草。
聊:姑且,暂且。
优哉:悠闲自得。
翻译
他喜欢在天台吟诗作赋,对着东边的墙月抒发怀旧之情。虽然没有像平泉那样的园林来举行宴会,但能在荒径中找到乐趣,归心满足。
我步履蹒跚,惭愧自己没有财富,只能看着你登上玉石台阶。
邻居的房舍周围有几弓之地种着药草,这些足以支撑我度过晚年,也算安逸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再和前韵(其四)》,通过对天台山景的描绘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首句“遂初雅喜赋天台”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喜好在天台山这样的地方创作诗篇,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雅趣。次句“墙月东边谩古怀”则借月光洒落墙头,引发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虽乏平泉供宴乐,幸寻荒径惬归来”两句,诗人虽然感叹没有像平泉那样的园林可供宴游,但能在荒径中找到归隐的乐趣,流露出知足常乐的心态。接下来,“蹒跚愧我无金汞,蹀躞看君上玉阶”通过“蹒跚”和“蹀躞”这两个动作词,描绘了自己年迈体弱,而朋友却能登上台阶的对比,表达了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嘲和对朋友活力的羡慕。
尾联“傍舍数弓畦药本,聊支晚岁亦优哉”写诗人居住环境简朴,几弓之地种植药草,足以支撑他的晚年生活,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