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
出处:《羽林贾中丞》
唐 · 曹唐
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
风悲鼓角榆关暮,日暖旌旗陇草春。
铁马惯牵邀上客,金鱼多解乞佳人。
胸中别有安边计,谁睬髭须白似银。
风悲鼓角榆关暮,日暖旌旗陇草春。
铁马惯牵邀上客,金鱼多解乞佳人。
胸中别有安边计,谁睬髭须白似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百战:多次战斗。虎队:勇猛的队伍。
胡尘:指敌人的势力或战争的烟尘。
榆关:古代边关之一,位于今辽宁丹东一带。
金鱼:古代官印的一种象征,此处可能指代权力。
佳人:美女,此处可能指代心爱之人。
安边计:安抚边境的策略或计划。
髭须:胡须。
银:比喻白发。
翻译
四十年前经历无数战斗,曾经率领虎队驱赶胡尘。晚风吹过榆关,鼓角声悲壮,阳光照耀下,旗帜在陇草间显得春天般温暖。
铁骑常伴我迎接贵客,黄金鱼符常用来求取美人。
我心中自有安定边疆的策略,又有谁能理会我这满头如银的胡须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的往昔英勇和现今的感慨。起始四句,"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风悲鼓角榆关暮,日暖旌旗陇草春。" 通过对比手臂上的老痕与过去征战沙场的情景,展现了将军当年的英勇和现在的怀旧之情。这里的“百战身”指的是历经无数战役的身体,“虎队”象征着强大的军力,而“胡尘”则是对敌国的统称。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风悲鼓角榆关暮”和“日暖旌旗陇草春”,借景抒情,用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将军内心的悲凉与怀旧。
以下四句,“铁马惯牵邀上客,金鱼多解乞佳人。” 展示了老将军现今的生活状态。"铁马惯牴邀上客"说明他仍保留着往日的豪迈,而“金鱼多解乞佳人”则透露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可能是因为年纪渐大,对美色情感的渴望。
最后两句,“胸中别有安边计,谁睬髭须白似银。” 表达了老将军仍旧怀抱着为国防边的志向和计划,但同时也流露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尽管他心中还有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但岁月不饶人,头发已经变白如银,这种对比更突显了他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老将军的自述,勾勒出了一位英雄晚年的孤独和哀愁,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国家、边疆和个人荣耀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