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流形后,牵牛起度馀
出处:《赠五行家郑逢元》
宋 · 曾丰
盘古流形后,牵牛起度馀。
数宁逃久刺,算不外乘除。
赵达固非误,嵩真容有疏。
试推十年事,容我验何如。
数宁逃久刺,算不外乘除。
赵达固非误,嵩真容有疏。
试推十年事,容我验何如。
翻译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牵牛星开始引导星辰运行。数字和计算原理无法逃脱长久的验证,无论多么复杂,都离不开加减乘除的基本法则。
赵达的观点固然没错,但嵩山的真相可能还有遗漏之处。
让我们试着推断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什么,看看我的预测是否准确。
注释
盘古: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牵牛:星名,古代与牛郎星合称牛女,象征着天文学。
度馀:引导、调节星辰运行。
数宁:数字、计算。
逃久刺:逃脱长期的检验。
算不外:计算方法不超出。
赵达:未知人物,可能是历史或学术上的观点持有者。
固非误:当然不是错误的。
嵩真:真实的嵩山情况。
容有疏:可能存在疏漏。
试推:尝试推测。
十年事:过去的十年。
验何如:验证结果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赠予五行家郑逢元的作品,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和数学运算的隐喻,表达了对郑逢元专业知识的肯定与期待。首句“盘古流形后”象征着天地初创,暗示郑逢元的知识渊源深厚;“牵牛起度馀”可能暗指天文历法,表示他对时间与规律的精准把握。
接下来,“数宁逃久刺,算不外乘除”进一步强调了数学计算的严密性,认为郑逢元在复杂的数字运算中不会出错,他的智慧如同古代数学家赵达一样准确无误。然而,诗人也提醒他“嵩真容有疏”,即使是像嵩山般崇高的学者也可能有遗漏之处,鼓励郑逢元保持谦虚和严谨的态度。
最后两句“试推十年事,容我验何如”表达了诗人希望亲眼见证郑逢元在未来十年中的学识发展,验证他的预测和推断能力。整首诗以诗意的语言赞扬了郑逢元的才华,并寄予厚望,同时也寓含了对学术研究不断求精进的哲理。